返回首页
 【公告】 1. 本网即日起只接受电子邮箱投稿,不便之处,请谅解! 2. 所有文章的评论功能暂时关闭,主要是不堪广告骚扰。需要讨论的,可到本网留言专区 
学界动态 |  好汉反剽 |  社科论丛 |  校园文化 |  好汉教苑 |  好汉哲学 |  学习方法 |  心灵抚慰 |  好汉人生 |  好汉管理 |  学术服务 |  好汉网主 |  说好汉网 |   English  |  学术商城 |  学术交友 |  访客留言 |  世界天气 |  万年日历 |  学术吧台 |  各国会议 |  在线聊天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何云峰:高校自主招生经10年历程之后需予全面评估与反思
时间:2013/5/16 23:10:23,点击:0

作者:何云峰,来源:《东方教育时报》2013年5月8日第7版“言论”(发表时略有删节)。http://bk.shedunews.com/dfjysb/html/2013-05/08/node_8.htm

每年年底至次年初都是各自主招生高校最抢眼的时间段。高三学生和家长也是最忙乎的季节。如此已经10年了。期间,人们一直在对高校自主招生进行各种拷问。有质疑,也有力挺的。总起来说,有不同意见。最大的争议主要有:一是自主招生考试是否增加了学生负担,变成了“小高考”;二是自主招生是否保障了教育公平;三是自主招生是否是寒门子弟入大学的拦路虎;等等。针对不断的争议,近日,教育部发布《关于进一步深化高校自主选拔录取改革试点工作的指导意见》,重申自主招生人数原则上占高校年度本科招生计划总数的5%。《意见》还明确:“凡能证明确有某方面特长或潜质的考生,可直接进入学校考核面试环节”,“对于确有必要进行相关学科笔试的高校,笔试科目原则上一门,不超过两门,主要考查考生学科特长基础。”有的人将教育部的《意见》简单理解为:对自主招生“盖棺定论”,并且“重回原点”。笔者以为,《意见》更多地释放出的是教育行政部门对教育公共政策的有所反思。但遗憾的是,《意见》却很少达到政策评估与反思的更高要求。笔者以为,公共政策要调整之前应该先有评估和反思:既然高校自主招生已经经历了10年的历程,那相关高校及教育行政部门至少应该进行一次全面的评估和反思。这不是为了回答质疑或者满足公众的关注,而是公共政策自身规律所提出的本体性要求。任何公共政策在实施了一段时间之后都需要有评估和反思,这是公共政策过程不可缺少的一个环节。

首先,应该评估和反思的是,高校自主招生的目的和初衷是否实现。2003年全国有北大清华等22所高校开始“5%”自主招生。以后陆续有扩大。到了今天,一些最优质的国内高校几乎将绝大部分名额投入到了自主招生之中。按照当初的设想,高校自主招生是为了扩大高校的自主权,减轻学生负担,改变一考定终身的局面,选拔优秀的偏才怪才等等。10年过去了,这些目的和初衷究竟实现得如何,公众似乎很难有系统的了解。可否组织专门的机构和人员,对此定期发布一个权威的评估报告呢?

其次,还应该评估和反思的是,高校自主招生的扩大对高中及其他基础教育的影响如何。高校自主招生一开始仅仅局限于竞争最激烈的优质高校,近年上海等地扩大到竞争最不激烈的高职学校。也就是说,自主招生的范围基本上局限在两个极端:要么是最受家长和考生青睐的高校,要么是最不受家长和考生欢迎的学校。在前一种情况下,有少数高中校长可以实名直接向北大清华等最优质的国内高校推荐毕业生。这对高中的择校热是否起了火上加油的效果?在后一种情况下,一些对高考自信心不足的考生和家长通常非常乐意早日吃下高职“定心丸”,但这对学生的拼搏精神和学习积极性会有负面影响吗?无论这哪一端的自主招生,高中学校都是要希望获得更多“斩获”的。因为它们都毫无疑问地提前搞定了一部分升学率。既然大多数优质资源已经被自主招生揽走了,那再拼搏也不过是一些“家常菜”而已,因此会否导致高中学校尤其是普通高中学校的“集体懒惰”?由于高校招生对初等教育有巨大的风向标作用,因此这样的可能连锁反应,就必须被纳入到高校自主招生的评估和反思视野。

再次,特别应该评估和反思的是,高校自主招生与教育公平之间有无以及有多大因果关系。有报道称,有些名校的农村生源特别是偏远农村生源的比例日趋下降。如果这种下降是事实,那就需要研究下降的原因。农村生源可能跟高校自主招生有关,也可能无关。即使有关,也不代表二者之间有因果关系。相关不等于因果,这是人皆尽知的常识。所以,客观地评估这二者的关系以及自主招生与其他教育公平内容之间的关系,是科学对待现实问题的必然要求。只有找到原因,才能促使事物发生合目的的变化。

最后,更需要评估和反思的是,通过自主招生入学与通过高考入学的学生之间在学业表现、人格发展、职业成功等诸多方面是否存在显著差异。10年过去了,许多自主招生入学的学子们已经步入工作岗位多年,即使本科之后继续深造的早期自主招生入学学生也应该在职业生涯中相对稳定下来,他们在学校的学业态度和成绩表现等诸多方面更是已经成为可观测的客观变量。也就是说,我们完全有条件和可能性去将他们与其他正常高考入学的学生进行对比研究,并由此得出相应的结论。系统而全面的比较研究,既可以给高等教育研究者提出一个非常好的追踪研究课题,也会以最有说服力的方式给相关公共政策的修正和发展提供依据。

总之,高校自主招生在经10年历程之后,需加以全面评估与反思。

(作者系上海师范大学宣传部长、知识与价值科学研究所所长、教授、博导,邮编200234)

分享到新浪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分享到腾讯微博+ 分享到人人网+ 分享到开心网+ 分享到百度搜藏+ 分享到淘宝+ 分享到网易微博+ 分享到Facebook脸谱网+ 分享到Facebook推特网+ 【打印】【关闭
上一篇: 蒋凯:教育学术共同体建设中的同行评议制度
下一篇: 报告称中国学生考『美国高考』仅7%及格
相关评论

我要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内容
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