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公告】 1. 本网即日起只接受电子邮箱投稿,不便之处,请谅解! 2. 所有文章的评论功能暂时关闭,主要是不堪广告骚扰。需要讨论的,可到本网留言专区。 
学界动态
好汉反剽
社科论丛
校园文化
好汉教苑
好汉哲学
学习方法
心灵抚慰
好汉人生
好汉管理
学术服务
好汉网主
说好汉网
English
学术商城
学术交友
访客留言
世界天气
万年日历
学术吧台
各国会议
在线聊天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首页  »  好汉教苑

“后人才时代”的高等教育

作者  |  来源于  |  编辑于2013/6/7 23:07:01  |  浏览  次
分享到新浪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分享到腾讯微博+ 分享到人人网+ 分享到开心网+ 分享到百度搜藏+ 分享到淘宝+ 分享到网易微博+ 分享到Facebook脸谱网+ 分享到Twitter推特网+ 用邮件推荐给朋友+ 打印

作者:何云峰,来源:《东方教育时报》2013年6月5日第7版(“言论”版)。http://bk.shedunews.com/dfjysb/html/2013-06/05/content_13301.htm

高等教育始终在随着时代的变化而变化着。民主化、大众化、普及化、终身化、信息化、国际化,这些都是今天共同的高等教育现象。也是社会历史发展到今天,在全球普遍出现的新特征。在众多的新特征、新变化中,当今一个明显的国际趋势是,高等教育正在步入“后人才时代”。笔者以为,有必要认真研究“后人才时代”及其跟“人才时代“的基本差别。这种时代变换不仅将导致高等教育全新的治理理念,而且会彻底转变传统的高校人力资源观念。因此,关注这样的变换就显得具有特殊的意义。

人类社会在20世纪下半叶开始逐渐进入知识经济时代。这个时代有不同的名称,有的称为“后工业时代”,有的称为“超工业时代”、“信息时代”等等。笔者以为,称之为“后人才时代”也非常确切。“后人才时代”是与“人才时代”相对应的。所谓“人才时代”,就是一些具有突出成就和能力的人被社会和组织特别对待的时代。在“人才时代”,一些所谓的“精英”被给予特殊的待遇,称为“知识贵族”,也称为权威式的“大人物”。人被戴上人才的帽子,就成为众多组织和普通人物追捧的对象,似乎其他人物就不是“人才”了。“人才时代”较“资历时代”有了很大的进步。是对资历时代的彻底颠覆和反叛。在资历时代,人被自己的过去所束缚,人是按照自己资历被分类的,资历越深,就越有地位。许多的高深资历者即使毫无成就,也被“神”一般地供着、养着。而“人才时代”突出了个人的贡献,将人才的个体性提高到前所未有的高度。这颠覆了重论资排辈的时代,但其问题却是:学校的民主管理、学术决策、领导咨询、民意调研、荣誉称号等等都被少数大亨(人才)所垄断。各种政策和资源分配机制都围绕学术大亨之间的比拼来设计和构造。简言之,在人才时代,人们将一所大学的综合实力绑架到了少数所谓“学术大亨”的身上。但由于在这样的时代,个别所谓拔尖人才能够起到立竿见影的效果,于是,大学不注重自己的人才队伍培养,“外来的和尚好念经”、“本土和尚永远是土僧”;大学之间的竞争变成挖人才的游戏。几个所谓“领军人才”一倒戈,整个专业甚至整个学校的核心竞争力便烟消云散。

在知识经济时代,知识创新成为社会进步的主要动力。人们发现,将少数个体的价值过于看重,却有害无益。知识经济时代需要的是“超人才”观念。也就是,一个“后人才时代”到来了。这是因为,多元主体共同参与的知识创新能力是高等教育机构生存的根本。今天的高等教育竞争不再是人才的竞争,而是知识创新能力的竞争。尽管知识创新的关键是人才,但人才并不等于知识创新,因为除了人才还有许多其它因素影响着知识创新。同时,尽管知识创新跟创新人才密切相关,但创新人才并不必然能发挥创新能力。例如,在中国,院士一般被公认为是顶尖的创新人才。假使建立一所新的大学,全部招聘这些院士为教师。笔者以为,这所大学绝对不会成为最好的大学。原因很简单,大学不单单是人才的问题,创新是需要很多条件支撑的。所以,人才并不是惟一的甚至不是最高的标准。今天,以人才为核心的高等教育时代正在悄然转向以知识创新为核心的高等教育。笔者称之为“超人才时代”或“后人才时代”的高等教育。今天的国际高等教育正在这样的全新时代大踏步前进。在后人才时代,人才观本身发生了根本性的变革。其典型表现之一就是,高等教育的知识创新能力需要多元主体共同拥有,并不是单独寄托在个别的人才身上。从国际趋势来看,研究生、博士生,甚至本科生跟教职员工一起全员性地参与大学的知识创新,成为当今国际高等教育治理的共识。例如,美国的大多数大学里研究成果60%以上是研究生贡献的。即使大学的许多研究论文由教师发表,其中也有本科生和研究生的不少功劳。教师数量毕竟在大学是少数,而学生的数量要比教师多10倍甚至20倍以上。若学生能参与知识创新,无意是一股巨大的生力军。后人才时代的高等教育尽管同样强调人才的重要性,但更强调整体创新功能的发挥。所以,它强调的是建立一个反对迷信个别的“大人物”或权威的全员创新体系。

总之,笔者认为,未来的国际高等教育将完全进入“超人才”、“超变革”的全新时代。这是后现代社会的必然趋势,是充满不确定性的社会的集中体现。而任何高等教育治理者如果没有这样的时代意识,就将永远无法入国际高等教育的大流,相应的大学要成为国际一流也就根本是一厢情愿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