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公告】 1. 本网即日起只接受电子邮箱投稿,不便之处,请谅解! 2. 所有文章的评论功能暂时关闭,主要是不堪广告骚扰。需要讨论的,可到本网留言专区。 
学界动态
好汉反剽
社科论丛
校园文化
好汉教苑
好汉哲学
学习方法
心灵抚慰
好汉人生
好汉管理
学术服务
好汉网主
说好汉网
English
学术商城
学术交友
访客留言
世界天气
万年日历
学术吧台
各国会议
在线聊天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首页  »  好汉哲学

论毛泽东自由与必然的关系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启示

作者  |  来源于  |  编辑于2011/7/15 14:56:09  |  浏览  次
分享到新浪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分享到腾讯微博+ 分享到人人网+ 分享到开心网+ 分享到百度搜藏+ 分享到淘宝+ 分享到网易微博+ 分享到Facebook脸谱网+ 分享到Twitter推特网+ 用邮件推荐给朋友+ 打印

论毛泽东自由与必然的关系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启示

作者:张月红1

     自由与必然是揭示人的自觉活动与客观规律的相互关系的一对哲学范畴。承认客观规律性是人们获得自由的前提,而自由的获得,又依赖于人们对客观规律性的正确认识。马克思认为人的本质在现实性上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2人的特性就是“自由自觉的活动”3,所以马克思主义自由与必然的论述是建立在实践的人的基础上的,是放在历史发展的过程中去理解的。德国哲学家黑格尔第一个阐明了自由和必然是对立统一关系。而后杜林认为自由就是悟性对受客观必然性所制约的自觉动机的被动的感觉,即自由是完全受必然性制约的。恩格斯在扬弃前人成果的基础上论述了自由与必然的关系,指出只有承认客观规律的必然性独立于人们的意志之外,才能全面的认识并运用客观规律改造世界,获得自由。
   毛泽东在批判的继承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指出:“欧洲的旧哲学家,已经懂得‘自由是必然的认识’这个真理。马克思的贡献,不是否认这个真理,而是在承认这个真理之后补充了它的不足,加上了根据对必然的认识而‘改造世界’这个真理。‘自由是必然的认识’——这是旧哲学家的命题。‘自由是必然的认识和世界的改造’——这是马克思主义的命题。”4毛泽东在承认欧洲哲学家提出的“自由是对必然的认识”的基础上做出了对自由发展的贡献,补充了自由是“世界的改造”这一伟大命题。这些理论对我们今天的思想政治教育有重要的启示作用:
    
(一)自由是必然的认识,要求思想政治教育认识并掌握客观必然,才能得到更大的自由度
  
  首先,必然是指事物运动发展的客观规律性。德国古典唯心主义哲学家黑格尔提出自由不能离开必然而是对必然的认识。恩格斯吸取了黑格尔的合理思想,在《反杜林论》中“自由不在于幻想中摆脱自然规律而独立,而在于认识这些规律,从而能够有计划地使自然规律为一定的目的服务”5。毛泽东在合理吸收两位前人的思想上总结出,“所谓必然,就是客观存在的规律性,在没有认识它以前,我们的行动总是不自觉的,带着盲目性的”6。所以承认客观必然性是人们获得自由的前提。思想政治教育的规律是“思想政治教育现象在其运动发展过程中内在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7。我们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必须认识思想政治教育规律是客观存在的。
    “自由是对必然的认识和对客观世界的改造。只有在认识必然的基础上,人们才有自由的活动。这是自由和必然的辩证规律。”8事物的联系和发展具有客观的决定性质,它所规定的发展的趋势是确定不移的,不容许人的主观意志对其的改变。因此,自由和必然有明显的对立意义。客观必然性是支配自然、社会、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客观规律,思维是对客观规律的反应,两者在内容上是一致的。自由是事物发展的必然性在一定历史条件下的产物,客观必然性的存在及对其的认识,是人们顺利进行自觉活动的条件。客观必然性是不依赖于人的意志而独立存在的,即人的意志不能脱离客观必然而独立存在,是以承认客观必然性为前提的。思想政治教育规律揭示和反映了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认识思想政治教育的客观规律,是思想政治教育得以发展的前提。我们应当对思想政治教育的诸要素和复杂关系进行全面系统分析研究,揭示其规律。思想政治教育规律在客观存在性方面同自然规律一样,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但思想政治教育是一种社会规律,是通过教育主题和教育客体有意识的活动体现出来的,这种有意识的活动具有客观必然性。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教育主体和教育对象有各自的思想,教育活动的内容、方法以及朝向的目标虽有主观形式,但这些主观因素不是人们头脑中主观凭空想象的,而是来自于客观实践的,遵循客观规律的。所以人们有
目的有意识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有其客观必然性。看不到客观必然性,只从主观层面是无法认识和揭示思想政治教育规律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就得不到自由。我们只有在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工作中,把握住当代思想政治工作的客观现实性,才能找到真正适合思想政治工作的规律方法。
  其次,人的自由取决于对必然的认识和判断, 自由首先是对必然的认识,只有在认识必然的基础上,人们才有自由的活动。“如果能够实现预想的目的,即将预定的思想、理论、计划、方案在该同一过程的实践中变为事实,或者大体上变为事实,那么对这一具体过程的认识运动算是完成了。”9恩格斯认为,当人们没有认识必然的时候,它在我们的意志之外独立存在着并起着作用,人们成为盲目的必然性的奴隶。自由在认识了客观必然性,才能具有自觉决定的能力。如果人没有符合必然性的正确认识,没有与必然性相一致的判断,就不可能有意志自由。所以,“意志自由只是借助于对事物的认识来做出决定的那种能力”10。在思想政治教育中,涉及多种因素,形成复杂的关系。大量偶然不确定的因素,容易导致思想政治教育的不确定性,给思想政治教育的探索和把握增加了困难。只有正确认识和运用客观规律,人们才能改造客观世界,获得自由。在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中,教育者进行教育的出发点和基础,是受教育者的实际以及所处的社会环境的实际。所以要按照一定的教育目标与教育原则来选择一定的教育内容与教育方法,把提高教育水平付诸于实践。这就决定了思想教育必须遵循一定的必然规律。
  思想政治教育受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制约,所以必须符从一定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的要求,从大量思想政治教育的偶然性中做出对其必然规律的正确判断,并运用到思想政治教育中,取得思想政治教育的自由。

(二)思想政治教育的自由必须在实践中发展
    
     自由是一个实践的范畴,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也是在实践中发展的。人类的全部实践活动都可以视为追求自由的活动。毛泽东指出,“先是不认识或者是不完全认识,经过反复的实践,……然后才有可能逐步地发展成为完全的认识或者比较完全的认识。”11人的自由是对必然性的认识和对客观世界的改造,人类历史之所以表现为一个永远不会终结的从必然走向自由的过程,首先就在于认识的规律决定了真理的获得不是可以一次完成的。自由的程度取决于对必然的认识程度和利用程度,因此自由是历史发展的产物。恩格斯曾经也指出,自由“必然是历史发展的产物过程。最初的、从动物界分离出来的人,在一切本质方面是和动物本身一样不自由的;但是文化上的每一个进步,都是迈向自由的一步”。12毛泽东从历史观和认识论的角度论述了“必然王国”和“自由王国”。必然王国是人类未知和未掌握的领域,由于对客观规律的未知,人类很大程度上还受自然界的支配,人类活动有相当的盲目性。而自由王国是指人类认识了客观规律后,能够使用客观规律改造世界,根据自己的意志进行活动,获得自由。他指出: “人类总得不断地总结经验,有所发现,有所发明,有所创造,有所前进。”13因此每一代人所获得的自由都是有限度的自由,后代人能够在前代人取得的自由限度的基础上,获得新的自由。思想政治教育是一种社会实践活动,一切国家的统治阶级,为使社会成员形成符合统治阶级意志的思想政治品德,都十分重视意识形态领域的工作。因此,思想政治教育普遍存在于阶级社会的一切国家和一切历史发展阶段。伴随着历史的发展,不同的历史时期,人们面临着不同的社会矛盾,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和表现形式也随之有着不同的发展变化。在封建奴隶社会,由于生产力不发达,各种自然资源和社会资源的分配也不合理,绝大多数人没有受文化教育的权利,但是思想政治教育是一直存在的。统治阶级为了维护自身的统治,仅把思想政治教育作为推行愚民教育手段。而在资本主义社会,“事实上,学校完全变成了资产阶级阶级统治的工具,它浸透了资产阶级的等级观念,它的目的是为资本家培养恭顺的奴才和能干的工人。”14在以上三种社会中,思想政治教育没有把人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对象来培养,因此其不可能达到自由。相比较而言,社会主义社会是以人为本的社会,是需要人的全面发展的社会,因此思想政治教育是以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的。
     按照马克思主义的观点,历史是人实践活动创造的,自由则是一个基于人类实践活动的过程。作为人民达到自由的前提,认识客观规律,必须经过实践-认识多次反复的过程,才能达到满足。“自由是必然的认识和世界的改造。”15人们要获得自由,不仅要认识必然,还需要改造客观世界,在实践中发展检验对必然的认识。人们获得自由的程度或效果如何,这只能通过实践来检验。这也就是说,思想政治教育规律的认识可以通过间接经验,即别人的实践来获得,但是要达到改造客观世界的效果,必须经过亲身的实践才能完成。而改造客观世界的效果如何,则也要通过实践才能做出衡量。思想政治教育的自由不是凭空而来的,其出发点和落脚点都是实践。从思想政治教育的出发点来看,思想政治教育不可能脱离现实的、具体的人的思想进行教育,只能从现实的具体的人的实际出发开展教育活动。所以我们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时,必须分析思想的形成、变化的客观原因,而不能脱离人的实践和客观条件,抽象的进行思想政治教育。从思想政治教育的落脚点来看,人们思想内容来源于社会实践,服务于社会实践,由社会实践检验。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是帮助人们形成良好的思想品德,提高思想素质。所以思想政治教育不仅要从实际出发,帮助人们运用思想指导实践,正确的认识世界,引导人们能动的改造世界。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人们获得的思想政治教育的自由度以及经过思想政治教育后获得的自由度,只能由实际来检验。离开社会实践谈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思想政治就失去衡量的标准,易造成工作上的随意性。

(三)毛泽东的自由与必然论对思想政治教育的现实意义
    
     在毛泽东看来,人的自由总是受一定物质条件和社会条件制约的,只有在未来消灭了阶级差别和不在有对个人生活资料的忧虑的社会里,人们才能够第一次谈到真正的人的自由。人们在反复的实践过程中,通过成功和失败的经验,逐渐认识和掌握客观必然性,所以在一定历史条件下,人们对必然的认识和人们对客观世界的改造也是要受到各种条件的限制,不可能在绝对意义上谈人的自由。
  既然受教育者的实际是教育的基点,就得以此规定教育活动的基础与前提,在现实的人的视野中考察人的发展,在合乎历史发展必然性的条件下,使教育成为实现人的自由本性的途径。在现实中,我们可以看到人在社会中不是抽象的个体,而是现实的个体,人不能离开社会,离开社会就无所谓自由。个人自由与社会自由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由于社会发展水平的不同,个人的需要、爱好等也存在差异,这就决定个人自由与社会自由存在矛盾。自由对个人而言,是与人所承担的社会责任相联系的社会范畴,是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和谐发展的过程。在这个崇尚个人主义的时代,我们在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时,除了要引导和培养大学生的自主性、独立性和创造性,更要教导他们不要歪曲、贬低、蔑视他人。要教导他们理解人们之间需要相互合作,相互依赖,在发展个性的同时,要兼顾整体利益。要正确引导大学生认识社会,了解社会,培养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引导他们把个人利益同社会整体利益结合考虑,在法律的框架内办事,用社会道德来约束自己。
  毛泽东指出:“我们是辩证唯物主义的动机和效果的统一论者。为大众的动机和被大众欢迎的效果,是分不开的,必须使二者统一起来。”16在动机和效果如何统一问题上,恩格斯认为,自由不仅仅在于对客观必然性的认识,更重要的还在于依据这种认识去支配外部世界。为了在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实践中求得好效果,就要把当代大学生的目前利益和将来利益统一起来,以当代大学生学习、生活的现状出发,同时顾及这些学生以后的发展前景,找出即合乎大学生发展规律又符合大学生教育目的的方法,以最小的消耗获得最大的收益,这就是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自由。
  如今,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趋势在曲折中前进,我国各种社会关系日益丰富,人们思想活动更加具有独立性、多样性,带给学生与以往不一样的学习生活环境,这给我们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毛泽东指出,必须“经过反复的实践,在实践里面得到成绩,有了胜利,又翻个斤斗,碰了钉子,有了成功和失败的比较,然后才有可能逐步地发展成为完全的认识或者比较完全的认识。到那个时候,我们就比较主动了,比较自由了,就变成比较聪明一些的人了。”17这就要求我们的思想政治教育要认识把握这些规律,做出调整和创新:首先,教育观念要以社会本位和个人本位相结合。以社会本位为主的教育观念注重把社会需求作为教育的首要出发点,通过教育培养社会所需要的人,来为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服务,教育的目的就是培养社会所需要的人才。以个人本位为主的教育注重教育的目的是促进个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教育的基础就是人的自由发展。社会为本位和个人为本位教育理念的完美结合,将是各位教育工作者的重要任务。大学生的思维灵活,接受新事物快,有自己独立的思维方式,其对社会对祖国的责任感也以和过去不同的方式表达。改变以往的教育观念和教育模式,借鉴各国先进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方法,探索适合我国新时期大学生的教育体系。
     如何创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为大学生的发展提供更加广阔的空间,成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新课题。大学生生活环境的急剧变化,要求思想政治教育必须有创新,才能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不因循守旧,坚持历史性和现代性相结合,不断创新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使之更好的服务社会。培养出个性和社会性相结合的当代大学生。
     “人类的历史,就是一个不断地从必然王国向自由王国发展的历史。这个历史永远不会完结。”18这就是说,自由是一个无限人们对自由与必然的认识,伴随着人们对客观必然性的认识的发展而发展。对人的全面自由发展与服从和服务社会需要发展的必然规律的正确认识,也是在发展创造中不断成熟的。理解毛泽东自由与必然的关系论,能够使我们更深刻的把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规律性。违背必然规律,自由创造就会迷失方向。只有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更好的认识和利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必然性,才能改进和发展新时代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有利于人和社会的健康发展,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最终走向“自由王国”。

参考文献
[1]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2] 《毛泽东选集》,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
[3] 《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选读》,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
[4] 《毛泽东著作选读》,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
[5] 张耀灿、郑永廷、刘书林、吴潜涛等:《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学》,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
[6] 羊展文:恩格斯关于自由与必然的理论及其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启示,《广西大学学报》2005年第4期。
[7] 吴惠红:自由与必然的关系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意义,《经济与社会发展》2005年第4期。

1 作者简介:张月红系上海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研究生。
2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第96页。
3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56页。
4 《毛泽东著作选读》下册,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第485页。
5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5 年版,第455页。
6 《毛泽东著作选读》下册,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第833页。
7  张耀灿,郑永廷,刘书林,吴潜涛等著:《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学》,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第66页。
8  《毛泽东:在扩大的中央工作会议上的讲话》,新华网,2007年5月30日, http://www.ce.cn/xwzx/gnsz/ szyw/200705/30/t20070530_11545666.shtml。
9 《毛泽东著作选读》上册,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第131-132页。
10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455页。
11 《毛泽东著作选读》下册,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第833。
12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456页。
13 《毛泽东著作选读》下册,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第845页。
14 《列宁全集》第35卷,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第77页。
15 《毛泽东著作选读》下册,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第485页。
16 《毛泽东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868页。
17 《毛泽东著作选读》下册,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第833页。
18 《毛泽东著作选读》下册,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第845页。

本文已公开发表,见李进、何云峰主编:《理论经纬》(2010),安徽合肥:黄山书社2011年4月第1版,书号:ISBN 978-7-5461-174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