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公告】 1. 本网即日起只接受电子邮箱投稿,不便之处,请谅解! 2. 所有文章的评论功能暂时关闭,主要是不堪广告骚扰。需要讨论的,可到本网留言专区。 
学界动态
好汉反剽
社科论丛
校园文化
好汉教苑
好汉哲学
学习方法
心灵抚慰
好汉人生
好汉管理
学术服务
好汉网主
说好汉网
English
学术商城
学术交友
访客留言
世界天气
万年日历
学术吧台
各国会议
在线聊天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首页  »  社科论丛

多样性的现代化——2006/11/30在台湾大学的讲演

作者  |  来源于网文转载  |  编辑于2009/5/1 21:36:43  |  浏览  次
分享到新浪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分享到腾讯微博+ 分享到人人网+ 分享到开心网+ 分享到百度搜藏+ 分享到淘宝+ 分享到网易微博+ 分享到Facebook脸谱网+ 分享到Twitter推特网+ 用邮件推荐给朋友+ 打印

谢谢各位同学与在座的同仁,先从现代性(Modernity)说起。
     目前中国或世界其他各地的现代化方向,都是要走向现代性。大约三十年前,台湾最关注的就是什么是「现代化」,当时由「中国时报」在著名的栖兰山庄召开会议,讨论中华民国现代化的方向与过程。那时,我也在应邀之列,但我不愿意参加。余纪忠先生问我为什么?我对他说,以「现代」或「现代化」这个字做标题,在语意上有问题。「现代」是时代的标志,指今天,今天是所有的时段里面最活动的一段。到了明天,今天就不存在,明天本身是明天的今天,昨天是昨天的今天。「Modern」是最游移的字眼。我没有参加这个会议,但同一时间我在台北的介寿馆举行一个公开的讲演,讨论的题目不是现代化。 
     我亲身经历的这个小故事,反映出三十年前全世界都认为现代化是一个「东西」,而现代化的定义是与西方当时的期望相配合的,意即大家以西方当时的情况作为终点站。这个论点,到今天,大家都觉得有问题了。
    
     什么是现代化?
    
     后现代论者把现代定时为昨天。昨天变成现代的话,那今天又成了什么?后现代本身是反省、解构,也是驳论,不再将现代当成可期盼的对象。在中南美,有人开始以中南美的立场讨论殖民主义,反对以美国来代表「现代」,他们不认为中南美必须跟着美国的模式走才算现代。福山(Francis Fukuyama)则认为历史已经终结,到此为止,今天这个样子就是历史的最后一站,此后不过是小修小改。也就是说,现代是全世界走的最后一站,大局已定,人类不会再有灾害或面临困惑。杭亭顿(Samuel P. Huntington)说今天的世界,只有野蛮与文明的两分,文明就是现代,以英国与美国为代表。另外,他特别指明伊斯兰或中国会成为严重的挑战者。他虽然没有用「野蛮」的名称,隐含之意,伊斯兰或中国就是反现代。我举这几个例子,说明我们对「现代」这个字眼有多么不同的理解。
     我曾经和一群朋友,包括艾森斯坦(S. N. Eisenstadt , 1923~),讨论文明的定义,提及有哪些文明曾长期存在,其起源与演变的过程为何,以及各个文明系统之间的对抗及融合。在这个命题之下,我们慢慢界定了「现代」的历史性和多样性,我们不能只有一种「现代」。──这也正是今天演讲的题目。
    
     现代化的三套特色
    
     假定我们仍以三十年前的现代性为课题,那么它是不是有一种确定的形式?其成分如何?又如何转变?首先,我们分析、界定它的内容,至少可以抽出三套互相关联的特色:一是工业生产与资本主义的兴起;二是民主思想与法治的制度;三是现代科学和理性思维。这三套特色,实际上是互相勾连在一起,很难分开,彼此之间有割不断的关系。举例来说:理性思维和民主法制勾连在一起,也与资本主义的经营勾连在一起;现代科学与理性思维,以及工业生产勾连在一起;资本主义的生产经济和民主政治也有若干程度的勾连。但它们是不是从古就如此呢?是不是从一个源头出来的呢?事实上,它们的来源相当复杂,各有其本身演变的过程。现代科学的根,在启蒙时代扎下重要的基础;理性思维与启蒙有绝对关系;民主、自由与启蒙也相当有关。在启蒙时代已经运作好一阵子的重商主义,和世界全球经济的形成也有很大相关。重商运动、世界贸易,跟资本主义绝对有关。资本主义,如用韦伯(Max Weber,1864~1920)的命题来讲,则又和大西洋西岸新教的伦理有关。我认为资本主义和城市出现、城市商人形成的一套制度,有更深的关连性。当然,资本主义的形成,和西欧经由大洋航道征服美洲,征服印度洋,海外的掠夺与扩张,因而积聚了巨大的资本有很大的关系。
     从启蒙运动开始,这三个特色各有自己的演变,一方面有彼此之间的关系,另一方面又各有各的渊源,等它们有机性的结合构成一种体系,在西欧开展之后,已具有巨大的活力,逐渐向各方面延伸扩张。拿破仑(Napoleon Bonaparte,1769~1821)就是这个欧洲扩张运动的象征,使这一套新型态的文化,逐步推向东欧。欧洲人在北美建立新国家,也把这套带到北美洲。同时,这个新生的文化,跟着商人、炮船、传教士的足迹,一步步扩张到东方来。在东方,第一个承受此西方文化的是中国、日本,日本很快就决定要全盘接受,中国则一直在抗拒与磨合,其过程到今天还没完成。
     我要特别强调,这种新文化逐渐往各方延伸扩散,和西欧帝国主义的扩张,以及殖民主义带起的商业利益,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这种新文化的扩张,不是一种完全自然的扩张,其中夹杂着相当强力的压迫,而他处也不一定是主动的接受,往往是在面临失败下才不得不接受。例如,中国面临失败,日本面临的是失败的可能,而印度面临的是完全的征服。
    
     历史上的文化涵化
    
     假如我们要在世界文化史上讨论文化的涵化,那么西方的新文化扩张,比较类似当年伊斯兰教的文化扩张。伊斯兰教的文化扩张,倚靠武力与商业,整盘的取代了东亚、西亚及大半欧洲地区的原来文化。这一现象,与一般的同化不太一样,是特殊的例子,所以我把它当做文化史上文化的涵化。
     历史上,游牧文化的扩张,靠的也是征服和互相交换。游牧文化究竟起源在哪里?考古学界至今还在寻找答案,但可以肯定的是绝对不是公元前八百年今日的新疆一带,要早很多。总而言之,游牧文化的扩张,覆盖整个欧亚大陆的北半边,当地本来的许多文化也完全被全盘取代。游牧文化的扩张,一半用强力,一半用接触与交流,很难讲哪个时候哪个力量比较强。与绝大部分使用军事力量的伊斯兰相比,游牧文化接触与交流的成分还是比较多些。
     再举几个涵化运动的例子,可以与我们前面提到的「多样现代性」对比:
     一、历史上的希腊罗马,把整个地中海涵化。它的第一步是希腊化,第二步是希腊化转成罗马化。所谓「罗马化」,其成分很复杂,不只是罗马而已,还包括希腊、北非、埃及,甚至两河流域的种种成分。希腊罗马化覆盖的面积不算小,切入深度既深又广,构成今日欧洲文化的底层。
     二、亚利安人南下到印度次大陆的涵化运动,为期大约一千年。其后果,不是完全的印欧化,而是多样性的改造了印度,使印度从北到南,每个阶段、每个地方都跟别的地方不太一样。
     三、中国的情况与上面的例子很类似。中国文化不断从核心向周围发展,但同时,核心也因为吸收了周围传进来的东西而不断产生变化。中国文化的辐射力非常强大,有时是靠征服,但更多时是靠交换。例如,中国军队从来没登上日本,日本却接受了中国文化。日本、韩国、越南都像中国,但它们也都不是中国。越南与中国,相像比较多;韩国也比较像,但它不是中国;日本则更不像了。中国周边每个地方或多或少都受中国影响,但倒过来中国也受这些地方的影响,像胡人文化使中国人日常生活改变非常多,包括坐的椅子、穿的衣服裤子。如果中国从今天的水果中,拿掉中亚或南方的部分,剩下的种类就十分贫乏了。中国境内民族众多,单以汉人来说,内容就庞杂极了,福建、广东一带五里不同音,十里不同俗。「汉人」这个名称,根本是人为的名词。中国各地文化的内涵都不太一样,所以中华也是个多样性的中华,但与多样化的印度不同,似乎稍为一致些,可说是大同小异。
     任何文化的涵化,首先是取决于它本身的底色,不同的底色就会得到不同的后果。如果底色是绿色,涂上黄色或红色,会变成不同于两者的颜色;底色若是白色,涂上红就是红。大家小时候都涂过水彩画,知道水彩画如果画错要改很难,怎么改都没办法改回来。从这个观点来看涵化,人类史上每一次涵化的后果都不会一样,因为涵化是双边的,到后来没有一块板块到能涂成同样的颜色。除了和底色有关外,文化的涵化也跟涵化过程,以及过程中双方内部的结构有关,因而才能造就多样性的现代化,正如同多样性的中国或印度文化。
    
     文化的「施」与「受」
    
     再从两个角度来讨论现代化的问题,一是施的方向,一是受的方向。现代性的涵化过程,从施的、输出的欧、美方面看,它是强势文化,力量非常强大。当受者是较弱的文化,而且经济、政治力量,甚至群体人数都极微小时,就会在强力的压迫下,没有一点转圜余地完全被取代。例如,白人到了美洲大陆,将当地的印地安人文化全盘取代,现在北美的印地安人口,只剩下几百万人。南美因有混血的关系,人口数目比较难说,但也没能留下多少当年的印地安文化。中南美还有一点土著文化,但也很有限。这是施者强、受者弱,全盘被取代的例子。
     再看另外一种类型。英国对印度殖民地,是利用上层土著帮助治理,并且允许上层土著保留一些特殊性。英国面对的不是印地安人文化,而是印度古老文明。印度的特点是,每一小块地方都有自己的土王,英国就把这些土王一个个转化成为剑桥学生、英国律师,让土王投资英国的企业,以达到涵化的目的。英国从上层入手,将生产制度、法律、教育涵化了印度,这跟白人在美洲的全盘同化不太一样。日本在台湾的作法跟英国在印度很像,日本把台湾原来的菁英送回大陆,然后再将剩下的转化成受日本教育的地方领袖。同时,一切典章制度、生产方式、教育,都取代了原有的。
     上面这些例子,都是从「施」的角度说明现代化的型态。现在从「受」的一面看:日本面对欧美的现代化,是自愿被同化。日本的菁英,除了少数反抗之外,几乎全盘接受西方观念,而且是自愿的接受。日本的下层,反正是听话的,所以也完全接受了外来的制度。日本的菁英与常民之间,到今天还没有真正平等的关系,仍存有阶层性。日本人服从纪律的特性,在阶层性上面表现最为显著,他们的纪律不是理性的屈服,而是习惯。日本之外,俄国的现代化也是如此,彼得大帝的改革,是把当时整个西欧的东西搬进来。──波兰就不是如此,所以波兰比较不成功。俄国全盘的西欧化,短期内就相当成功,使这个游牧帝国由本来的大农田农奴支撑的经济结构,一下子转变成类似西方的结构。
     所以说,有些「受者」为了改变,全心全意与自己的文化脱开,甚至不惜把自己文化的脐带完全切断。这种情况下,常常是新的菁英取代了旧的菁英,菁英跟常民之间的紧张关系也很常见。在日本,这种紧张关系很短暂,因为日本很快就以原有的上下关系抵销了这种紧张关系。俄国的情况稍有不同,常民与菁英之间的紧张关系,造成城市与农村、东边与西边的的长期对立。
     前述各国的现代化,都有个特点,就是从上而下由菁英开始,而且菁英内部的结构相当一致,没有太多分歧。俄国的菁英,是不住在农村里的大地主、军官和富人。日本的菁英,是武士,是军事贵族。日本乡村里虽有一类有清望、有号召力的菁英,叫「人格者」、「名望者」,但这群人在明治维新时影响有限。土耳其的菁英,则多是军人后裔,所谓「年轻土耳其」是当时禁卫军的年轻军官。土耳其本来是伊斯兰国家,凯末尔(Mustafa Kemal,1881~1938)的青年土耳其运动,使得土耳其从上而下的转过来,今天的土耳其既不是西方也不是伊斯兰式的国家,有它自己的一套结构。台湾在日本占领之后,和侵犯外力合作的台湾菁英主要是地主,特别是那些第二层的地主──大租户下面的小租户,菁英阶层内部其实也相当单纯。由于菁英阶层内部,并没有太多元的分化,所以转换起来比较容易。
    
     中国现代化的特色
    
     中国的情况不太一样。首先,中国范围庞大、人口众多,菁英阶层内部多样化。从皇室贵族、权贵上层到地方领袖,都可称做精英阶层,况且精英阶层的内部又相当庞杂,有城市的、乡村的,有带功名的、不带功名的,有钱而没有功名的,再加上一些虽一无所有却具有全国性名望的清流。从清代到民国,这些中国传统的精英可以动员的力量非常强大。其次,中国内部文化的差别相当大。南方北方、客家福建,台湾闽南人又分漳州泉州,甚至还有顶郊、下郊等。
     中国内部结构并不一致,这个板块既多样又复杂,它不是一个「society」,而是个「communities」。因而,在中国,动这一块,别处不见得一起动,要一块一块动。动的人也不属于同一个上层,某个地方动的人是这个上层,另一个地方动的则是另一个上层,像清代船坚炮利军事现代化是维新名臣的工作,但同时办实业的却是张謇这类地方大士绅,或是地方上本来有财富的商人,如宁波商人、无锡商人。商人搬来现代的制度,有失败的,如山西商人、徽州商人;有转化比较成功的,如宁波商人。这些商人和想要现代化的维新名臣、士绅,很少互相合作,大都各做各的,甚至还会冲突抵制。
     在中国这个大板块上,江南、北洋、湖南这些小板块动得较早,但陕西、贵州几乎不动;再来是城市动了,乡村不动。直到今天,中国许多乡村还是完全不动,例如几十年来如水银泻地、无孔不入的毛泽东思想,其传单居然只能贴在某些闽北土楼的墙外面,土楼墙内一张也没有,竟看不到任何毛泽东思想。四川的情况也一样,共产党的力量进不去,有时我的考古界朋友竟是第一波进去的外人。这些例子,说明中国板块的多元性,导致搬动中国极为麻烦。
     在中国,所谓传统与现代之分,并不只限于官方或学界,一样在商界、地方帮会等每个社会团体里,都会切成传统与现代两半边。因此,中国在接受欧美的东西时,磨合过程极长,还惹来好几次战争,例如清朝多次的列强侵华战争,民国时候的八年抗战。各位或许感受不到八年抗战的意义,但在我这一代,那是刻骨铭心的记忆。这场战争,是对中国全面的搅动:沿海的人口进入内地,使内地接受了沿海的文化;共同的国家意识、民族意识,也因而成形。今天要中国大陆拿掉「民族意识」是件很困难的事,因为这四个字是用血泪铸成,它是龙的逆鳞,不能碰,一碰大龙就会翻身。日本首相小泉和台湾的部分人士,都不懂这一点,常常去碰这个逆鳞。
     上述中国现代化的经验,显示中国内部结构和俄国、日本很不一样,因而中国磨合的过程极长,经历的痛苦也极深,其后果就是呈现出多样性的现代化:北方南方不一样,东边西边不一样,上层下层不一样,沿海内地不一样,城市农村不一样,交通线和交通线以外也不一样。在现代以前,中国内部的整齐性远比现在大。换句话说,中国现代化过程,造成的内在紧张是多方面的。
    
     拒绝欧美涵化的伊斯兰地区
    
     世界上有比中国更复杂、更麻烦的地方吗?有,就是伊斯兰地区。伊斯兰主义抵抗欧美,早在大洋航道开启以前,远超过现代。文艺复兴以前的欧洲,其经济与文化水平,无法与亚洲的伊斯兰相提并论,伊斯兰世界占有很大的优势。欧洲在大西洋航道开启以前,就已经开始动了,但动得非常慢,实力不足以和伊斯兰抗衡。欧洲和伊斯兰曾有过那么多次的冲突,一次次的十字军运动,一次次的屠杀,两者之间的仇恨深刻难解。到了近代,英国运用手段,把伊斯兰世界瓦解,法国、德国也参与其中。电影《阿拉伯的劳伦斯》(Lawrence of Arabia,1962),就是描述英国如何瓦解伊斯兰世界的过程。今天中东的四分五裂,不是自然演变出来的,是英国人有意造成的。
     今天伊斯兰世界虽然反扑,但却无法启动全面的复国运动,主要是因为伊斯兰世界本身的构成是「世界」(World),而不是「国家」。伊斯兰世界里,常常有好几个庞大帝国同时存在,例如近代以前,东边有蒙兀儿,西边有鄂图曼帝国,中间还有几个大的回教国家。伊斯兰世界被英国瓦解后,成为一个太过复杂的多民族地区,无法用民族主义来号召,不能一致行动,只能以伊斯兰主义为号召。伊斯兰地区各国内部,都有某种程度的现代化改革运动,有的希望把上层统治阶级结成兄弟会组织,但被英国、美国威胁利诱,没有成功;有的想从船坚炮利、建设工厂开始改革,也没有成功,因为伊斯兰宗教的精神、原教主义太强大,而且一致――阿拉只有一个。英国、美国在中东设立那么多石油工厂,但却没有用原料在那边生产塑料等石化品,反而运到别处去做,因为这种生产方式违背他们的文化,他们不愿意接受这种生产方式。今天的伊斯兰地区,成为世界上最后一块强烈拒绝欧美涵化的板块。
    
     多样性的现代化
    
     中南美另有特色。它的底层已经欧化,但其欧化是以南欧西班牙语系或葡萄牙语系的征服者为对象。中南美既得利益的权力阶层,是非常保守的天主教会和军人,军人没有反省性,而天主教会则是不许反省,皆希望中南美留在原有的样子。所以,中南美跟上面提到的几类都不一样,其后果是内部城乡极度分立,统治者与平民极度对抗,西化与本地化朝两个方向发展──甚至是逆向发展。中南美曾发展过回归本土运动,要复活印地安文化,但因为思想没有内容,结果运动停在衣服图案等非常表面的地步。到最后,中南美又有了对抗欧美的力量进去,即左派的马列思想。现在的中南美,有四分之三都是左派了。
     从上述世界几大板块的情况,可发现各地多元性的现代化,皆有它的历史渊源,也有它存在的合理性。将来的世界,不会在同一板块上,也不会是同一个现代化,更不会是一个和欧美画上等号的现代化。究其原因,除了各地区本来的文化底色不一样外,内部结构也不一样,以至于承受、抵抗涵化的过程、速度和顺利情况也完全不同。
    
     全球化与联合市场
    
     最后谈谈「全球化」(Globalization)。全球化这个概念,是最近十年左右开始出现的,最初大家认为将来全世界就像秦始皇统一中国一样,书同文,车同轨,一切都一样,但今天看来已不是如此。实际上,很难说秦始皇当初统一了多少,若真的统一的话,中国后来就不会有那么多地方文化了。
     全球化快速的转变,一方面是因为现代的信息科技,另一方面是因为经济市场化的转变把全世界整合成一个联合市场。我们发现,今天既不是欧美核心继续向周围放射它强大的影响力,也不是已经转变的日本、俄国、东欧等国向四周围发射其影响力,目前出现的是一种回流或返回──我不用「反扑」两字。这种回流,是指本来的边缘流向过去的核心,因而改变了它们的相互地位,形成了一种多向度的融合。举例来说,为什么中国能在最近十年变得这么快?因为中国虽没有技术,没有资本,却正好有市场、劳力、土地、资源,结果是生产基地从美国、日本、台湾搬到中国。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的时候,生产者以其货品来掠夺消费者的财富,现在的情况是生产分散了,分散出去后,消费者反而最有力量。消费者多的地区,是最富有的地区。最富有的地区以其消费力量,朝着生产地区「返回」。
     而生产本身,也出现了非常有意思的现象。在美国,四、五年前尚不觉得,但约从两年前开始,当你打电话到航空公司订飞机票时,会感觉到对方的口音不对,因为对方是印度人或菲律宾人,正在印度或菲律宾跟你对话。在美国,这叫做「外托」。生产线的延长,是另一种型态的外托。过去的福特汽车公司,它的生产线是三里半的一条流线,各做各的工作,在这头摆进钢块,那头生产出来汽车。今天的汽车或任何其他东西,每个生产阶段都被切割成一段一段,产品打开来都是「联合国」,其中大部分是源自中国或印度。由于核心要得到最好的消费,结果就反过来走了。这种返回的情况,造成核心流失了人才、资金,也丧失了优势。此现象,与当年孙中山所担忧的问题恰好倒反过来。
    
     管理系统的「一条龙」结构
    
     今天的管理系统也一样,公司从金字塔结构变成一条龙结构。管理不由中央,决策也不由中央,更不必有中央会计,而是每一段个别做,我称之为「一条龙」。一条龙结构,与过去公司的金字塔结构完全不一样,它的每个部份既对抗又合作,每个环节都是平等的,都是可以取代的,只要出现一个预料不到的情况,别人的产品就会取代了你的产品。如果我的上一层供给者超过一个以上的话,那我居优势;如果我下游的消费者有多个,我也居优势。一条龙结构,可能是未来全世界企业组成的型态,过去的管理学个案都要作废,而今天的台湾还没有很注意到这个现象。这个大变化,使得前述现代性的资本主义市场经济与工业生产的组织形态与功能,有了根本的转变,受者与施者之间的比重,也有了很大的差别。那么,今天谈的这个「现代」,还是不是三十年前谈到的那个「现代」?
     再以科学来说,科学靠的是脑子,脑子的力量一定要集中才能有成果。科技研究的实力,若不到临界点的话,就不容易激起火花,创造出新东西。今天的科学工作越来越集中,越来越变成由若干中心独占,科技实力聚集化的趋势非常明显。由全世界的科学板块来看,美国占五块,英国占两块,欧洲合起来占一、两块,日本占一块,中国一块都没有。这些板块有强大的吸力,会把最好的人才与计划都吸进去。这和刚刚谈到的一条龙结构不一样,教育本来应该是最平等的,但现在不行了。美国科技界非常国际性,跟台湾或印度的关系都很深,最好的科技研究队伍里已不仅是欧、美人了,数学好的常是印度人,物理、化学、生物好的常是中国人。如果印度与中国人撤退的话,美国的科技实力会垮掉一大节。其他国家也一样,所有的研究团队都是高度国际性,而这些人又造成一个联机,连到他的母国去,连到他自己的学校去,使得这几个大的科技板块之间,有许多的卫星。
     这个结构和过去很不一样,因为它和四周的社会是隔离的。原本,理性思维和科学是分不开的,但这么一来理性思维与科技反而无法延伸到凝聚点以外的社会去。例如,美国大学校区和城市是对立的,两者之间的鸿沟越来越深。我曾在Duke大学工作,那里像个甜甜圈:中间的小圈圈是高度国际性、科技性的研究园区;外一层的大块圆圈完全落后,是种烟草、甜菜、土豆的的南方农村;更外面一圈,是高度依赖性的养老小区。这三个圈子,互不来往。换言之,欧美核心地区因为形势转变,变成这样一个奇怪的现象。
    
     没有中心的未来世界
    
     人类社会正在彻底重组的过程中,这个过程不知道要到哪天才停止。将来的世界,不是今天或昨天的欧美世界,不是我们今天所理解的多样性板块,而是个错综复杂不再有中心的网络。这个网络像是由许多不同种类的藤条,错综复杂纠缠而成的网,一点秩序都没有,一点线索都找不到,但是它自己会有自己的通路。如果你找个小毛虫,放在藤条缠成的网络上,小毛虫会找到路去爬。那时候的人,有些可能永远没有机会,有些则有很多的机会。我最不愿意看见的,是百分之五有钱有势的人成为一个阶层,百分之九十五无钱无势的人变成另一个阶层。
     今天的新闻提到,印度花大钱仿效MIT成立了IIT(Indian Institute of Technology),并要设立五个分校,付给教授的薪资比MIT更高。印度人厉害,五个分校形成后,等于有六个MIT在印度,主要的目的就是从全世界掠夺人才。相较之下,台湾五年五百亿办大学,搞了半天,最后还是人人有奖。将来,各位也许有可能到印度去就业。
     总结一句话,我们正处于台风中心,许多变化正在进行,我们不应只从目前看问题,该想得更远些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