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劳动哲学研究》第一辑,何云峰主编,上海教育出版社,2018年4月出版,47万字,451页,大32开,定价88元,购书联系021-6432 2304江老师。 编委成员: 陈学明  高惠珠 何云峰 贺汉魂 贺善侃 鲁品越 李斌雄 毛勒堂 孙杰 王江松 王天恩 肖巍 徐海红 张允熠 周书俊 目录 《劳动哲学研究》第一辑,何云峰主编,上海教育出版社,2018年4月版。 以马克思劳动幸福理论为导引,深化劳动问题的跨学科研究(代序)(何云峰) 一、马克思劳动理论研究1.马克思主义的“劳动解放”理论及其对当代中国的启示(陈学明 姜国敏)
 2.劳动正义:马克思正义的思想内核和价值旨趣(毛勒堂)
 3.马克思的劳动概念:反自然还是亲自然——鲍德里亚《生产之镜》的批判性解读(徐海红)
 4.马克思哲学中“劳动”概念之新义(夏雪)
 5.马克思异化劳动理论的当代阐释(潘宁、汪菁、周毅
 6.马克思劳动观及其现实意义(唐爱军)
 7.马克思的劳动正义观(薛峰)
 二、劳动人权问题研究8.劳动人权——一种马克思主义的新阐释(周书俊)
 9.劳动人权,共享发展与社会公平正义(贺善侃)
 10.马克思主义哲学视域中的劳动与人权——兼评“劳动人权马克思主义”(高惠珠、李洋)
 11.劳动人权何以可能? ——价值哲学的视角(刘旭)
 12.劳动人权视阈下青少年劳动幸福观的塑造(李志慧)
 三、劳动幸福问题研究13.马克思的劳动幸福观及其对当代青年的启示(杨燕华)
 14.破解劳动者地位和作用的历史悖论(王江松)
 15.“劳动幸福”四重世界的当代诠释及其实现路经(王绍梁、朱丹)
 16.论劳动是人的天性(孙旭
 四、劳动价值与创造17.劳动、价值创造与经济增长(孙杰)
 18.创造性劳动的信息相互性与人的类权利(王天恩)
 19.雷蒙·阿隆对马克思劳动价值理论的哲学诠释(郝春鹏)
 五、劳动伦理问题研究20.马克思劳动伦理思想是社会主义中国和谐劳动关系建设的重要指导(贺汉魂、谭凯)
 21.SOHO办公现象的伦理审视(刘永春)
 22.洛克的“人类需求”与“劳动占有”(司晓静)
 六、体面劳动与人的尊严23.再论体面劳动的实现要领(肖巍)
 24.资本逻辑批判与体面劳动的实现(刘严宁)
 25.劳动的力本主义与人本主义——以工时制为分析对象(刘强)
 七、劳动解放与人的全面发展26.约翰·霍洛威对“劳动解放”理论的重构及反思(孙亮)
 27.实现自由劳动的主体性维度(吴荣、刘靠山)
 八、劳动关系与现实困境28.我国私营企业劳动关系特色探析(葛宣冲)
 29.论劳动就业歧视禁止形态的边界——基于《就业促进法》第3条的法教义学分析(饶志静)
 九、劳动与社会发展30.马克思主义劳动原理视阈中腐败的根源、特征和治理路径(李斌雄、赵亚男)
 31.唤醒劳动的力量-----论新文化运动研究主旨的缺失(赵云伟)
 32.人工智能背景下的人类劳动境遇探析(生蕾)
 十、关于劳动问题的学术综述33.大力推动对劳动的哲学、伦理学及跨学科研究——“第一届劳动人权马克思主义论坛”学术综述(何云峰、张蕾)
 34.劳动人权、劳动幸福与劳动权利——第二届劳动人权马克思主义论坛综述(张蕾)
 劳动问题是一个重大的理论和实践问题(代结语)(何云峰) 
 (欢迎垂询购阅此书,定价:88元,联系:021-6432 2304 江老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