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公告】 1. 本网即日起只接受电子邮箱投稿,不便之处,请谅解! 2. 所有文章的评论功能暂时关闭,主要是不堪广告骚扰。需要讨论的,可到本网留言专区。 
学界动态
好汉反剽
社科论丛
校园文化
好汉教苑
好汉哲学
学习方法
心灵抚慰
好汉人生
好汉管理
学术服务
好汉网主
说好汉网
English
学术商城
学术交友
访客留言
世界天气
万年日历
学术吧台
各国会议
在线聊天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首页  »  学界动态

坚持做人做事做学问相统一

作者  |  来源于2006/04/02 中青在线  |  编辑于2008/8/20 10:28:08  |  浏览  次
分享到新浪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分享到腾讯微博+ 分享到人人网+ 分享到开心网+ 分享到百度搜藏+ 分享到淘宝+ 分享到网易微博+ 分享到Facebook脸谱网+ 分享到Twitter推特网+ 用邮件推荐给朋友+ 打印

 

  “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要坚持‘做人、做事、做学问’相统一,在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中做出新贡献。”日前,在中国社会科学院召开的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理论研讨会上,与会学者如是说。

  与会学者认为,胡锦涛同志关于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的重要讲话,抓住了当前广大干部群众普遍关心的热点问题。“八荣八耻”,全面阐述了树立正确价值观的具体要求,对明确是非、善恶、美丑界限,推动形成良好社会风气,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社会科学工作者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更要把“八荣八耻”化为自己的自觉行动。中国社科院要充分发挥学科优势,围绕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设立一批课题,进行深入的研究,为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提供理论支持和智力保证。

  来自中国社科院历史学、法学、哲学、文学、经济学等所的数十名专家学者,分别以“法治视角下的社会主义荣辱观”、“对荣辱观的认知和道德自觉”、“市场经济与荣辱观”、“青年应树立服务人民的价值观”、“社会主义荣辱观提出的实践意义”等为题展开研讨。学者们认为,胡锦涛同志关于社会主义荣辱观的阐述,抓住了社会主义道德建设中的核心问题,表明我们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完善社会主义道德规范不仅仅被当作建设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的辅助手段来强调,而是看作建设和加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政治基石和道德基础;不仅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推进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提供了基本动力,而且对实施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八荣八耻”的社会主义荣辱观体现了科学发展观的本质要求,对我们党领导全国人民建设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来源:中青在线,作者:佘克)

http://zqb.cyol.com/content/2006-04/02/content_1349434.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