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十年来,特别是2002年以后,留守儿童问题日渐受到媒体和社会的关注,尤其是2006年“全国留守儿童工作电视电话会议”的召开、“中国留守儿童教育网”的建立以及2008年2月27日全国妇联发布的《农村留守儿童状况调查报告》,使得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成为教育界、学术界和各级政府重点关注的话题。但正如全国妇联在其发布的《农村留守儿童状况调查报告》中指出的那样,迄今为止,我国农村留守儿童研究更多侧重于义务教育阶段,占全部农村留守儿童40%以上的留守幼儿和大龄儿童问题一定程度上被农村留守中小学生问题所掩盖。笔者以“留守学前儿童”、“留守幼儿”等为关键词在各大网上数据库(中国学术期刊全文数据库、EBSC0数据库、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等)等网站查阅资料,发现我国各类学术刊物所发表的关于此问题的研究论文不是十分的丰富,其中以“留守学前儿童”为研究对象的论文不到l0篇,以“留守幼儿”为研究对象的论文也只有10余篇。不过,可喜的是,笔者在查阅资料的过程中还发现,至2006年以来,很多学者逐渐开始将关注的对象延伸到学龄前的留守儿童身上,在以上查阅到的文献资料中就有80%左右是在2007年相继发表的,之前l0年内的研究相对较少。可见,各界对“留守学前儿童”教育问题的高度关注主要是近几年才兴起的。
一、现有研究的主要视角
已有的关于留守学前儿童的研究成果主要体现在既重视留守学前儿童的理论研究,也注意进行实际情况调查,寻找解决的具体对策,为推进留守学前儿童教育问题的解决起着重要作用。虽然现有的研究成果较少,但有关留守学前儿童教育问题的研究已经从社会学、管理学、心理学。教育学等视角涉及到该问题的许多方面。本文就如下几个主要方面对研究成果加以综述,以便进一步推动该问题的深入研究。
(一)关注留守学前儿童的生存现状
王青(2007)在《农村“留守幼儿”生存与发展问题初探——以湖北省浠水县兰溪镇为例》中探讨了留守幼儿这一特定群体的生存和发展处境。王青在农村留守幼儿的一般情况和发展问题调查中发现,留守幼儿的监护类型主要有两种:祖辈监护(一般是爷爷奶奶)和单亲监护(一般是母亲)。长期由祖辈抚养的留守幼儿,基本上都形成了对爷爷奶奶或外公外婆的依恋,对父母缺乏积极的情感反应,特别是对母亲缺乏应有的母子依恋。较多留守幼儿都不同程度地在行为和态度上表现出对母亲的疏远,有的甚至表现出对母亲的怨恨。文章指出,家庭教育中父母的缺失、隔代抚养的缺陷以及农村幼教发展滞后等使得留守幼儿的“留守”处境比学龄留守儿童更为艰难,“留守”给他们的发展带来更为不利的影响,他们是更“容易受伤害”的一个特殊群体,他们的利益急需得到关注。[1]
李向东(2004)在《农村幼教现状堪忧》一文中,对农村幼儿教育事业的现状进行了调查研究,指出当前农村幼儿教育主要存在以下五大问题:一是居住分散,生源不集中且逐渐减少,开园办班受到严重影响;二是师资力量薄弱,从业人员素质低下;三是不懂幼儿教学规律,教学管理小学化;四是幼儿教师待遇低,工作积极性不高;五是无人重视,管理混乱,随意性大,幼教事业发展举步维艰,停滞不前。[2]
(二)从心理学的视角进行研究
1.农村留守儿童的心理行为调查。张悦秋、闫冬梅(2008)在《连云港市农村4~6岁留守儿童心理行为调查》中,采用自拟儿童行为影响因素调查表、Achenbach’s儿童行为量表(CBCL)对连云港市农村地区386名4~6岁学龄前儿童进行调查,采用SPSSl3.0进行数据分析,筛选出存在行为问题的儿童72例,检出率为l8.70%,其中男性儿童47例,发生率为l9.18%;女性儿童25例,发生率为l7.73%。与行为问题有关的影响因素为抚养人、团聚时间、愿意共同生活等。该文指出,连云港市农村4~6岁留守儿童行为问题发生率较高,需引起社会的关注并提出可通过改善抚养条件、调整儿童与父母的团聚及沟通时间、培养儿童的独立性等渠道来减少学龄前留守儿童的行为问题。[3]
2.社会性交往问题。李颖、李敏(2007)在《预防“留守幼儿”社会性发展异常的几点思考》一文中对湖北黄冈革命老区10区县l23所(个)幼儿园和学前班进行了调查,涉及0,6岁幼儿18791人,发现留守幼儿5742人,占被调查幼儿人数的30.6%。此次调查发现,留守幼儿不仅人数众多,而且比较容易出现社会性发展异常问题,如性格缺陷、情感冷漠、情绪不稳、行为偏差、生活学习习惯差等问题。该文采用陈仲庚教授修订的少年版艾森克人格问卷对206名留守幼儿的个性特征进行测查,其结论是,与同龄常模相比,留守幼儿较为内向,情绪较不稳定。究其原因,这可能与留守幼儿家庭教养状况不佳、政府和社会作为较少有关。留守幼儿的社会性发展的异常表现及由此带来的各种不良影响应受到人们重视。家庭、幼儿园、政府与社会都应采取措施以保障留守幼儿社会性各方面的正常发展。[4]王红蕾、姚丽霞(2007)的《留守幼儿同伴交往问题调查》一文同样对留守幼儿的社会性交往——同伴交往进行研究,对同伴交往能力在幼儿社会性发展的作用进行了阐述。对大部分留守幼儿在同伴交往方面存在缺乏安全感、偏狭、排斥、攻击等令人担忧的状况提出了和前文比较一致的应对措施,并呼吁重视对留守幼儿的管理,构建和谐交往平台,及时指导幼儿的交往行为,引导幼儿建立良好的同伴关系。[5]
(三)从家庭教育视角研究
主要是从学前儿童的社会化这一视角看家庭教育弱化对农村留守学前儿童初级社会化的影响。已有研究指出,农村留守学前儿童家庭教育弱化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家庭结构事实上的“不完整”导致言传身教的缺失。目前学前留守儿童生活的“家庭”类型主要有:单亲监护型,即由父亲和母亲一人在家抚养的类型。祖辈监护型,父母均外出打工,子女由祖辈即爷爷奶奶或外公外婆抚养的类型。亲朋监护型,即把孩子托付给亲戚朋友如叔婶、姑舅或朋友监管的类型。[6]一般来说,这种家庭父母对儿童言传身教的影响作用不同程度地减弱,甚至丧失。二是亲子互动减少致使情感支持弱化,在儿童的初级社会化的过程中,情感是一个十分重要的因素。而家庭这一初级群体,其最基本的特征是亲子之间亲密的、面对面的交往与合作。[7]三是抚养人淡薄的保护意识致使孩子面临生理和心理安全问题。农村留守学前儿童的生活条件均比较差,加之他们一般是隔代抚养,抚养人的文化程度又往往偏低,缺乏卫生保健知识,疾病预防意识淡薄,因此,常常会出现有病不能及时就医的现象。家庭对“儿童的本体安全感的形成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8]。而对于留守儿童来说,亲子互动的缺失、抚养人模糊的职责意识,造成留守儿童缺乏对信任的感受和体验,所以孩子容易产生焦虑感和对别人的不信任。[9]
杜蕾(2006)在《论农村幼儿家庭教育的缺失》一文中指出,长久以来,农村幼儿的家庭教育处于严重缺失的状态,并导致了诸多不良后果。因此采取有效措施,弥补缺失,加强农村幼儿的家庭教育意义重大。农村幼儿家庭教育的缺失主要表现在“爱”的缺失、“母语”教育的缺失,等等。弥补农村幼儿家庭教育缺失的有效措施在于:播种快乐,快乐是爱的源泉,追求快乐是人的天性;牢记“我”是龙的传人;让孩子在游戏中学,在游戏中做,充分认识游戏在幼儿发展中的作用,有利于保证农村幼儿家庭教育的丰富性和有效性。[10]
(四)从政府责任视角研究
刘璐、蔡迎旗(2007)在《农村“留守幼儿”问题解决中政府应承担的责任》一文中指出,在我国目前社会转型的背景下,随着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市的不断转移,农村留守儿童作为新生的社会问题开始凸现,尤其是处于学前期的农村留守幼儿。政府应发挥宏观调控的重要作用,从投资、制度调整、各部门协调等方面采取措施,加强改革,协调推进,以解决农村“留守幼儿”问题。并从农村幼儿教育是发展农村义务教育的基石、关注农村留守幼儿是建构和谐社会与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必然要求、关注农村留守儿童是保障儿童福利的重要体现三个方面分析政府在农村留守幼儿问题上承担责任的必要性。该文对农村“留守幼儿”问题中政府承担责任的现状进行了分析,指出现行的户籍制度弊端重重、政府教育财政投资不均是造成农村留守儿童问题的重要原因。政府在农村“留守幼儿”问题解决中应对农村留守幼儿直接投资,促使各部门相互协调合作解决问题,为学前教育立法维护农村留守幼儿的权利,政府应采取积极措施发展农村经济,完善儿童福利保障措施等。[11]
(五)从生态系统发展现视角进行研究
寇冬泉(2007)在《审视农村留守幼儿社会化面临的环境问题与修复措施——生态系统发展观视角》论文中从生态系统发展观视角加以审视,认为农村留守幼儿社会化的环境系统是不完备的,不完备的环境系统削弱了其促进幼儿社会化的功能,使幼儿社会化面临诸多问题。首先,从微系统看,农村留守幼儿家庭微系统缺损,使幼儿初级社会化的功能削弱。其次,与农村非留守幼儿相比,尽管农村留守幼儿面临的幼儿园系统和同伴系统本身没有差别,但是,由家庭系统与同伴系统和幼儿园系统相互作用而构建的中系统也是残缺的。再次,农村留守幼儿社会化面临的外系统也有欠缺。农村留守幼儿父母不能经常与幼儿教师沟通,缺少与其他幼儿家庭沟通,使幼儿社会化面临的外系统也出现缺陷。要使农村留守幼儿社会化顺利进行,就必须对其所处的已缺损的环境系统进行修复,据此提出相应的措施。作者提出的生态系统发展观是心理学领域关于个体发展的系统观与生态观逐渐融合而成的新发展观。[12]另有文章分析系统发展观与生态发展观的异同,认为两种发展观的融合更易于加深对个体发展的复杂进程与发展本质的阐释。[l3]
二、现有研究特点及不足
(一)研究特点
1.研究视角较为广泛。有的研究以个体为着眼点,着重探讨了留守幼儿身心发展的特殊境遇,并涉及到家庭环境和家庭教养方式等问题;另有研究主要从宏观社会入手,重点讨论了有关留守幼儿教育的制度保障问题,对相应的政策制定、学前教育机构的建设等提出了建议。在这两种大的视角的交差扫描下,有关教育公平、家庭教育、社会教育等方面的问题均被覆盖。此外,由于近年来相关研究的加速增长,使得对研究本身的系统反思成为必须,因此一些研究综述、反思、回顾之类的元研究也应运而生。
2.研究方法丰富多样。可能是由于近年来对教育研究方法关注的增加,特别是对过去“书斋研究”的批判,各种实证研究方法在此问题的研究中得到广泛应用。其中,调查法应用最广,针对的问题主要是“现状”、“困境”等等;个案研究也有应用,主要针对“家庭教养方式”、“身心发展”等问题。同时,定性研究也占相当比重,主要探讨了关于“政策建议”、“教育公平”等方面的问题。
3.现有研究的积极影响是不容置疑的。一方面,它使得留守幼儿的教育问题成为全社会普遍关注的焦点,“留守幼儿”、“民工子弟学校”、“流动儿童”等成为教育领域的新兴热门词汇;另一方面,它为各级各地政府的政策制定提供了理性依据,特别是一些区域调查研究,直接成为了政府工作的参考。
4.研究者通过对涉及到的教育公平等问题的探讨,提升了人们对教育理想的认识,升华了人们的精神境界。在理论研究及其推动和实践的共同作用下,留守子女学前教育的诸多问题得到一定程度改观并在进一步解决之中。
(二)现有研究的不足
对近年来有关留守学前儿童教育问题的研究文献进行梳理,可以发现学界在该领域的研究中还存在以下不足:
1.从阶段上说,目前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义务教育阶段,对学前教育阶段问题的研究比较缺乏,而后者的重要程度丝毫不亚于前者。
2.对农民工“流动子女”的学校教育研究多,对“留守儿童”教育、对留守儿童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研究不够。这是二元体制下“城市中心本位”思想在研究趋向上的反映。而在人口流出地(尤其是中西部农村地区),“农民工子女教育”则往往表现为“留守儿童”问题,而“留守儿童教育”问题往往被学术界边缘化,甚至淡化。
3.制度性分析多,对文化分隔和歧视的现实关注较少。在制度上进行探讨,寻求制度变革之道是必要的,但我们还应该关注留守子女这个群体如何接受更好的教育。他们如何随父母融入到与流出地完全不同的文化环境中,不再延续对他们不利的社会弱势地位,这是目前的城市幼儿园无暇顾及,也是研究不够深入的地方。
4.关注现实的紧迫问题多,前瞻性研究欠缺。学者们主要关注农民工子女的学前教育和教育平等问题,但对“第二代移民”的继续成长问题,即在学前教育之后,他们需要什么样的教育,如何提供给他们适合的教育,小学教育、中学教育、职业技术教育或高等教育等问题缺乏相应的探讨。
5.现象的调查和描述性分析多,学理性研究不足,跨学科分析视角欠缺。留守儿童的学前教育问题是一个现实问题,不仅涉及农民工的家庭和城市社会管理,更涉及到国民的教育权利,涉及到教育机会的平等和中国未来的发展。从这个意义上说,留守子女的学前教育问题绝不仅仅是一个单纯的教育问题,同时也是一个社会问题。因此,需要多学科协同研究,提出有深度的研究成果。而目前,多数研究停留在现状、原因和对策的分析上,结论大同小异,对策性研究多,地方特色明显,缺乏有理论深度的分析。
参考文献:
[1]王青.农村“留守幼儿”生存与发展问题初探——以湖北省浠水县兰溪镇为例[J].学前教育研究,2007,(6).
[2]李向东.农村幼教现状堪忧[J].湖南教育,2004,(2).
[3]张悦秋,闫冬梅.连云港市农村4—6岁留守儿童心理行为调查[J].中国校医,2008,22(01).
[4]李颖,李敏.预防“留守幼儿”社会性发展异常的几点思考[J].学前教育研 究,2007,(6).
[5]王红蕾,姚丽霞.留守幼儿同伴交往问题调查[J].幼儿教育(教育科学版),2007,(4).
[6]殷世东,朱明山.农村留守儿童教育社会支持体系的构建——基于皖北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的调查与思考[J].中国教育学刊,2006,(2).
[7]张丽丽,吴华伟.剖析“家庭教育的缺损”对儿童心理健康的影响[J].潍坊教育学院学报,2003,(1).
[8]谢维和.教育活动的社会学分析:一种教育社会学的研究[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
[9]朱芳红.农村留守学前儿童家庭教育弱化探析[J].现代教育科学,2006,(6).
[10]杜蕾.论农村幼儿家庭教育的缺失[J].和田师范专科学校学报(汉文综合版),2006,26(06).
[11]刘璐,蔡迎旗.农村“留守幼儿”问题解决中政府应承担的责任[J].学前教育研究,2007,(6).
[12]寇冬泉.审视农村留守幼儿社会化面临的环境问题与修复措施——生态系统发展观视角[J].广西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1).
[13]桑标.生态系统观视野下的学生心理健康发展[J].思想•理论•教育,2003,(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