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公告】 1. 本网即日起只接受电子邮箱投稿,不便之处,请谅解! 2. 所有文章的评论功能暂时关闭,主要是不堪广告骚扰。需要讨论的,可到本网留言专区。 
学界动态
好汉反剽
社科论丛
校园文化
好汉教苑
好汉哲学
学习方法
心灵抚慰
好汉人生
好汉管理
学术服务
好汉网主
说好汉网
English
学术商城
学术交友
访客留言
世界天气
万年日历
学术吧台
各国会议
在线聊天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首页  »  好汉教苑

小学语文课本写『林阴道』 出版方称没错

作者  |  来源于  |  编辑于2011/5/22 17:20:30  |  浏览  次
分享到新浪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分享到腾讯微博+ 分享到人人网+ 分享到开心网+ 分享到百度搜藏+ 分享到淘宝+ 分享到网易微博+ 分享到Facebook脸谱网+ 分享到Twitter推特网+ 用邮件推荐给朋友+ 打印

小学课本上的“林阴道”。

前几天,故宫(微博)一个别字“撼”原应为“捍”,让全国人民热烈地讨论了一把。近日,一苏州网友在其博客上称,他觉得这个事情很有意思。不过,当他在女儿的小学一年级语文课本上看到“林阴道”一词时,却产生了极大的质疑:记得自己一直学的是“林荫道”。对此,教材编写者解释说“林荫道”是异读词,为防止出现混淆,所以国家语委进行了统一修改。

对于日前故宫出现的“撼”字风波,该网友称,大家之所以敢讨论,敢说这个字错了,是因为故宫不是教书育人的。大家讨论讨论,就当做茶余饭后的笑谈而已。“我觉得挺好。”但如果一个权威机构,一个教书育人的地方,将错误堂而皇之地印在教科书上,所有老师都不敢质疑,将会是什么样的后果呢?

随后,该网友特别指出,在江苏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小学一年级上学期教科书104页“识字”中,出现“林阴道”一词,让人着实吓了一跳。“因为明显与我们老师长期教我们的区别大啊。”

经过多番联系,昨天记者联系上了这位姓李的市民。据其介绍,他多年前和妻子一起来苏打拼,目前开了一家体育文化广告传媒公司,女儿就读于苏州新区某小学一年级。

去年,女儿开学后,兴冲冲把教科书背回了家。后来,他无意间翻到了语文书第104页,看到了那个错别字,认为非常不妥。“可教科书上已经白纸黑字地印出来了,既成事实,我们这些家长也只能望洋兴叹啦。”李先生表示,对于教科书上出现这样的错误,他们家长感觉很无奈,也很无语。

带着网友的质疑,记者来到苏州新区狮山实验小学。在校方提供的江苏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小学一年级上学期教科书第104页上,记者果然看到了“林阴道”一词。该小学一年级语文教师陆菊敏告诉记者,他从事小学语文教育已经有17年了,自从语文书从人教版换成苏教版后,这15年里一直都是“林阴道”,他们也是一直这样教的。

陆菊敏告诉记者,当他刚接触到“林阴道”时,第一反应是这个字印错了,因为在之前近20年的学习中一直都是“林荫道”。在他和学校同事讨论后,大家也一致认为这个词是印错了。便向出版方提出了异议,但却被告知并没有错误,“林荫道”已经统一改为了“林阴道”。“虽然我们一直对‘林阴道’有想法,但教科书就是权威,授课必须以它为准。”(孙波 薛马义 文/摄)

专家 解字

词典根据使用频率 把“林荫道”列为推荐词条

“在中国社科院语言研究所2005年修订的第五版《现代汉语词典》记载中,将‘林荫道’作为推荐词条,而‘林阴道’为非推荐词条。”苏州大学语委委员、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汉语言文学学科带头人曹炜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解释说,“林荫道”意思是树木遮盖太阳而形成的路,“林阴道”意思是背着太阳的路。两个词都可以用,只是意义有些差别,一个强调树木遮阳,一个强调背着阳光,现在已经被混淆成通用了。

曹炜说,两个词很难说对错,但严格来讲,应该用“林荫道”,首先林荫道被《现代汉语词典》列为推荐词条,而林阴道列为非推荐词条,这说明林荫道的使用社会频率高于林阴道,中国社科院语言研究所在选择混淆词汇作为推荐词条时,词汇的使用频率是第一参考标准。

再就据文化传承而言,“林荫道”自秦汉就出现了,而“林阴道”在唐宋时才出现。从构词理句来看,“林荫道”有形象的遮盖的意思,而“林阴道”却过多地倾向背阳,显然前者更加能形象表达出意思。

曹炜还表示,编书的人肯定不是高校老师,“荫”使人想到树木,显然在表意功能更好,建议小学课本里全部换成“林荫道”。

观点 PK

教科书编写者

“荫”有两种读音 为防混淆变成“林阴”

“关于林阴大道的‘阴’究竟是用‘荫’还是‘阴’,确实有很多人搞不清楚。不过小学教材中使用林阴大道是根据语文出版社1998年出版的《现代汉语规范字典》修改的。”苏教版小学语文教科书编委、特级教师、金陵中学实验小学杨新富校长详细告诉记者“林阴大道”的修改原由。

“之前的‘林阴大道’都是写作‘林荫大道’,但这个词中的‘荫’有第一声和第四声两个读音,是个异读词。这样的异读词有400多个,经常发生矛盾。为了进行语言的规范和统一,1985年12月国家语委推出《普通话异读词审音表》。这样一来,‘林荫大道’的‘荫’原来可读第四声,最后就都‘统读’第一声。‘林荫大道’的‘荫’和‘阴’就成了一个读音。而‘荫’在表达隐蔽、封赏等意思的时候读第四声,比如‘荫庇’、‘封妻荫子’。那么,为什么要将‘树荫’、‘林荫大道’中读第一声的‘荫’最后都改成‘阴’呢,其实说到底就是为了不混淆。

1997年国家语委推出《语言文字规范手册》,随后1998年1月语文出版社根据这个文件出版了《现代汉语规范字典》,其中就将‘林荫大道’、‘树荫’全部改为‘林阴大道’和‘树阴’。既然‘荫’和‘阴’同音字,拿掉草字头后直接使用‘阴’的话就没有了第一声的‘荫’,这样就不易再错。”

“很多家长都对现在的教材用字产生疑问,主要是有了先入为主的概念,所以觉得是教材错了。但对于孩子来说,如果直接学习的就是‘林阴大道’,就不易再出现混淆。”杨新富校长说。“根据汉字教学、汉字信息处理、出版印刷、辞书编纂等需要,文字需要规范。生活在变化、汉字使用在变化,这种变化应该可以理解。”语文教材是根据国家语委出台的语言标准规范来编写的,符合国家标准。王璟

或许你不知道 腊梅?不,蜡梅!

记者发现,让人产生混淆的字还有不少,比如蜡梅的“蜡”,很多人都一直以为是“腊”。这是因为蜡梅大多会在腊月开,人们就误用成“腊”,而这种误用也逐步被人们认可,所以变成了“腊梅”。

对此,杨新富校长解释说,其实蜡梅以前一直是虫子旁,古代文献上都有记载。而且蜡梅和梅花并不是一回事,蜡梅大多是冬天开的,而梅花大多是春天开。蜡梅这种花的花骨朵的质感就像蜡烛的蜡。在修订后的《现代汉语规范字典》中,蜡梅还是采用了之前的用法。杨新富校长笑着说:“其实教材是非常严肃正规的,教材在编写修订的时候都会使用国家的最新标准。细心的家长还会发现新的问题,比如教材里教汉字的笔顺也出现了变化。小学一年级和二年级书后面就有一些字的笔顺展示。比如说‘火’的笔顺是先两点,后中间‘人’字;‘里’是最后写底下的两横,跟家长小时候学得不一样。这其实是根据行书的写法而来的,因为行书形成了较好的书写习惯,之前一些字的笔顺容易跟行书出现打架。根据1997年国家语委发布的《现代汉语通用字笔顺规范》,一些字的笔顺就根据行书最后作了调整。” (王璟)

容易混淆的几组字

1、迭与叠 “其产生的负面影响会与原来的负面影响相迭加呈增长的趋势。”这里的“迭加”应改为“叠加”。因为“叠”是层层堆积,是积累;“迭”是更迭、屡次。

2、分与份 在读fèn(愤)时,容易混淆。“身分”应改为“身份”。

3、黏与粘 “黏”字,1955年被作为异体字淘汰,1988年又恢复使用。粘读zhān(沾);黏读nián(年)。所以“粘合”应改为“黏合”。

4、品位与品味 二者词义不同。“作品的品味不够”,这里用“味道”的“味”,也即表品尝滋味、仔细体会的“品味”就错了。应该用“地位”的“位”,也即表质量、水平的“品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