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SCI、EI、ISTP、ISR简介
SCI、EI、ISTP、ISR是世界四大重要检索系统,其收录论文的状况是评价国家、单位和科研人员的成绩、水平以及进行奖励的重要依据之一。我国被四大系统收录的论文数量逐年增长 《SCI》(科学引文索引,Science Citation Index) 一、概述 SCI选择期刊比较科学,它运用引文数据分析和同行评估相结合的方法,充分考虑了期刊的学术价值,在选用的3400余种期刊里包含了国际上较为重要的期刊。它所择取的80万条论文,可以说是集各学科之精粹。因而,它成为国际公认的反映基础学科研究水准的代表性工具。并将其收录的科技论文数量的多寡,看作是一个国家的基础科学研究水平及其科技实力指标之一。SCI检索系统历来成为世界学术界密切注视的中心,争相角逐的焦点,是世界公认的文献统计源。 二、SCI选取论文情况 SCI选取期刊、论文标准较其他刊物严格,已成为公认事实。SCI每年收录我国科技论文不等,究其原因相当复杂,有语言、政治、经济、科技发展规律本身的原因,也有其严格执行选刊和论文选取标准的原因。SCI每年都要充实和调整使用刊物种数。 面对现实如何提高投稿入选率,我们觉得应从两方面引起注意: 2、注意论文的质量和规范化。据中信所信息分析中心1993年调查结果指出:提高入选率关键在于论文内容和学术水平是否能引起对方足够的重视。此外,SCI非常注意论文格式的标准化程度,例如:题目、作者、机构名称等是否清晰,参考文献著录的是否齐全(包括:参考文献的作者、论文题目、发表在什么期刊上及发表的年、卷、期、页、号等)。总之,由于种种原因,我们无法改变被他人选择这一事实,但经过不懈努力主宰命运的仍将是我们自己。 《EI》(工程索引,Engineering Index) 一、概述 美国工程索引(The Engineering Index-- EI)是一著名的多学科性的工程文献检索工具。1884年创刊,现由美国工程情报公司(The Engineering Information Inc.)编辑出版,至今已有110余年的历史。一个多世纪以来, EI不断完善,现已成为世界级的权威检索体系,并成为国际通用的文献统计源。 《工程索引》名为索引( INDEX)实为文摘( ABSTRACT),主要报道工程技术信息,内容包括:化工、农业、生物工程、环境、地质、土木、燃料工程、石油、冶金、矿产、仪表数据、工业管理、核能、宇航工程、汽车与机车、控制工程、电工与电子以及软科学与软件等。EI所摘录的工程论文选择性强,对新学科和边缘学科反应迅速。 EI以检索程序简便、直观、信息量大而倍受科技人员的青睐,科技人员经常浏览EI,可以从中发现那些与自己有关的科技信息,掌握本学科发展动向,把自己的科学实践纳入世界性的总趋势中。 作为世界范围的工程文献检索体系,EI更关注各国工程技术类期刊及论文,不断更新期刊品种。我们曾对EI收录我国期刊的10年情况做过统计,发现10年中EI收录我国期刊总数虽已达7 0种~80种,而连续10年以上被收录的期刊仅有10余种,大部分期刊处于变化起伏状态,有的甚至被淘汰。EI选刊的宗旨是学术严谨,并以水平高、实用性强、质量上乘、出版及时为准则。尽管当今世界信息爆炸,仍严把质量关,做到宁缺勿滥。 二、EI与SCI收录我国论文情况比较 EI收录我国论文比SCI多,原因在于: 2.EI学科分布与我国强项学科较为接近。而SCI学科分布侧重点,首先是基础科学,基础科学中又以生物学占较大比例,其次是医学。换句话说,生命科学占的比重较大,而工程技术占的比重较小。从几年SCI收录我国论文看,物理、化学、工程技术等是我们的强项,而当今世界上的热门学科--生命科学似乎是我们的弱项。据统计我们生物学、医学、农业等在国内产生的论文并不少,而被SCI收录的少。 3.SCI入选期刊是以其引文指标来确定,引文率不高的期刊入选的可能性就低;相反EI选刊标准未把此项作为主要标准,而是综合其它标准来确定选刊原则,这是EI选刊宽于SCI的原因所在。 总之,就我国目前情况看,工程技术类期刊与论文的质量和水平已得到世界认可(指EI),但基础研究类与世界先进水平还存在一定差距。 《ISTP》(科技会议录索引,Index to Scientific &Technical Proceedings) 创刊于1978年,由美国科学情报学会编辑出版,会议录收录生命科学、物理与化学科学、农业、生物和环境科学、工程技术和应用科学等学科,其中工程技术与应用科学类文献约占35%。 《ISR》(科学评论索引,Index to Scientific Reviews) 美国科学情报研究所(ISI)还编辑出版以下两种重要的引文工具: 《SSCI》(社会科学引文索引,Social Science Citation Index) 《AHCI》(艺术人文引文索引,Arts & Humanities Citation Index) 为美国科学情报研究所(ISI)建立的综合性艺术与人文类文献数据库,包括语言、文学、哲学、亚洲研究、历史、艺术等内容。收录1400多种国际权威的期刊,累计200余万条记录。 学术水平角逐 高等学校是培养高级专门人才的主要阵地,也是最能展现一个国家科学技术水平的场所。从中信所信息分析中心连续几年对我国科技论文情况的统计看,我国高等学校发表的论文数,约占全国科技论文数的60%以上,超过科研机构,而且绝对数量也在逐年提高。这充分显示了高校在国家科学技术和学术研究领域中的实力。但与世界名牌大学相比,我们还有一定差距。 1993年中信所曾就国内外大学做过对比,他们按国际惯例,采用世界许多国家的通行方法,以19 8 9年SCI作统计源,排列出世界论文数最多的前200所大学名单,以此说明我国大学与国外大学科学技术研究水平的差距。由学校统计显示,拥有最多论文的哈佛大学论文数为5 548篇;位居200名的德国卡尔·马克思大学论文数达593篇。而我国截止到1996年高校最高时期的论文数也仅有570篇(见表3)。通过比较可以看到,我国与国外著名大学的差距还是很大。 表3 1991年~1996年SCI收录我国高校论文最高数统计 当然,仅简单地用科技论文数量来评价学术水平还不全面。科学研究水平应从各方面来衡量。尽管如此,科技论文是科技研究和 发展过程中形成的知识形态产物。基础研究成果是以论文或著作的发表来体现,科技论文的数量和质量是衡量一个地区的科技水平和社会作用的重要尺度。 为使学术水平评定更趋合理,从1995年起,中信所根据统计中掌握的数据,对我国高校论文情况采用综合评定的方法进行评估,使评定标准更为科学、客观、可信。这种方法选用了四项指标: 目前,润知国际集团公司均可以提供上述数据库的检索服务。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