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公告】 1. 本网即日起只接受电子邮箱投稿,不便之处,请谅解! 2. 所有文章的评论功能暂时关闭,主要是不堪广告骚扰。需要讨论的,可到本网留言专区。 
学界动态
好汉反剽
社科论丛
校园文化
好汉教苑
好汉哲学
学习方法
心灵抚慰
好汉人生
好汉管理
学术服务
好汉网主
说好汉网
English
学术商城
学术交友
访客留言
世界天气
万年日历
学术吧台
各国会议
在线聊天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首页  »  社科论丛

2013年国际文化大都市排行榜:上海列14位

作者  |  来源于  |  编辑于2013/5/28 22:44:47  |  浏览  次
分享到新浪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分享到腾讯微博+ 分享到人人网+ 分享到开心网+ 分享到百度搜藏+ 分享到淘宝+ 分享到网易微博+ 分享到Facebook脸谱网+ 分享到Twitter推特网+ 用邮件推荐给朋友+ 打印

制图 任萍 (图1)

今天下午,由上海交通大学人文艺术研究院,上海外语频道和上海现代城市国际化科学研究中心联合发布 “2013国际文化大都市排行榜”。在此排行榜上,从美国纽约到中国杭州,共20座城市位列国际文化大都市的前20位。其中,纽约、伦敦、北京和巴黎分列前四,上海位列第14位。

纽约博物馆、美术馆获满分

上海交大人文艺术研究院院长、致远讲席教授刘康介绍说,本次国际文化大都市排行榜指标设计的核心理念遵循 3D原则,即活力(Dy-namism),多元 (Diversity)和差异(Difference)。排行榜以“综合性”和“特色性”为目标选取了世界上100所城市,样本之大是以往的城市排行榜所无法比拟的。本研究将城市文化建设目标划分为四个综合层指标,即文化资源、文化历史、文化市场和文化多样性四个二级指标。在此之下的因素层由20个三级指标构成,表达各综合层的特点。所有数据均来源于市政府官方网站、各城市文化年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网站、世界银行等权威机构的统计结果。

国际文化大都市的总体评价反映了本次调研考察的百座城市在文化发展方面的综合实力。在排行榜上,从美国纽约到中国杭州,共20座城市位列国际文化大都市的前20位。其中,纽约、伦敦、北京和巴黎分列前四,并处于优势较为明显的第一集团。

刘康教授点评说,纽约以53.63分位列第一,与后三座城市形成了较大的比较优势。按研究中数据赋值的标准,博物馆、美术馆、餐饮场所、国际社区数都获得了满分5分,而图书馆、音乐厅(剧院)、书店、旅游景点、电子游戏场、公立大学的数量也获得了较高分值,这些都反映了纽约在文化发展方面具有雄厚的基础。加之其第三产业发达,产值占GDP比重在本次调研中也获得较高分值,综合而言,纽约成为本次调查中国际文化都市的全球领跑城市。当然,伦敦、北京和巴黎在文化资源、历史、市场和多样性等方面亦有不俗表现,进入第一集团也属于名副其实。

从区域分布看,北美有5座城市入围,之后是欧洲、亚洲各3座城市,大洋洲1座城市。中国的香港和上海分列第11和第14位,可见从世界眼光看,两座城市在文化发展方面还有提升的空间。

沪文化资源位列第五

从国际文化大都市分项评价来看,首先是看文化资源:主要以一座城市拥有的博物馆、图书馆、美术馆、体育馆、音乐厅(剧院)及电影节文化节数量作为指标进行考量。在此排行榜上,英国伦敦、美国纽约、中国北京分列一至三位。中国上海处于国际文化大都市文化资源排行榜的第 5位。

其次是文化历史,以世界文化遗产数、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建城历史时间、旅游景点数4个指标进行考量。意大利罗马以14.21的高分一枝独秀。

再次是文化市场,主要以餐饮场所数、电影院数、书店数、电子游戏场数、国际旅游人数、第三产业比例等6个指标进行考量。美国洛杉矶、美国纽约和法国巴黎位列国际文化大都市文化市场排行榜的前三甲,这里呈现的是现代都市文化市场的繁荣程度,最显著的指标是其第三产业所占GDP比例,这三座城市均获得高分。位列第14和第15位的中国上海、北京总体上难分伯仲,各项分值均相差不多。但值得注意的是,上海在第三产业所占GDP比例上不及北京。

最后是文化多样性,是以一座城市拥有的文化社团机构数、大学数量、国际社区数以及外侨人口比例4个指标进行考量,更反映城市在文化方面的“动感”及开放性。美国纽约、英国伦敦和美国洛杉矶分列一至三位。总体审视国际文化大都市文化多样性排行榜前20强,美国有5座城市、加拿大有3座城市入围,占排行榜的40%。上海只有大学数量优势较为明显,其他文化社团机构数排在杭州、澳门、青岛、厦门、台北、成都、北京、西安、宁波和南京之后。

刘康教授点评说,上海作为中国的第一大城市,在国际文化大都市文化资源方面稍显优势位列第五,在文化市场的排名进入前二十强,排名第14位。但在国际文化大都市文化历史和文化多样性方面上海均没有进入前二十强。这说明与其他城市相比,上海的文化多样性以及开放程度方面还有待加强,注重文化的多样性和市民的参与性才是文化建设的重中之重。

来源:2013年05月28日《新闻晚报》

uploadfile/2013/5/28/224348a5.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