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设首   首页   天气
收藏   登陆   搜索
联系   注册   留言
推荐   聊天   日历
社科论丛
好汉哲学
好汉管理
好汉人生
好汉教苑
学习方法
心灵抚慰
校园文化
学术服务
说好汉网
学人交友
好汉网主
好汉反剽
学界动态
图片影展
English
[置顶公告]
管理员:请不要在此做广告,否则你的IP将被禁
点击可缩/放 webmaster@heyunfeng.com  http://www.heyunfeng.com    你无权查看IP  帮助 

请不要在此做广告,否则你的IP将被禁

分享到新浪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分享到腾讯微博+ 分享到人人网+ 分享到开心网+ 分享到百度搜藏+ 分享到淘宝+ 分享到网易微博+ 分享到Facebook脸谱网+ 分享到Twitter推特网+ 用邮件推荐给朋友+ 打印

No ads here OR your IP will be suspended.  Click here for ads at this website!
           1. 请不要在此做广告,否则你的IP将被禁止访问本站。
           2. 请不要针对具体个人和具体单位内部矛盾发贴:好汉网主要讨论学术规范与制度建设问题,不针对具体个人和具体单位内部矛盾进行讨论。因此凡是出现具体个人和单位具体内部矛盾的帖子将一律被删除,请各位网友支持、合作!
           需要做广告的,请按这里
           点这里:全世界各个国家学术会议大全

 留言日期: 2018-12-24   下午 02:03:10  

好汉网 E-mail:webmaster@heyunfeng.com

[普通留言]
爱科学 [ 帅哥 ]:国内文献管理软件有哪些?
点击可缩/放   http://www.heyunfeng.com    你无权查看IP  帮助 

46个主题:国内文献管理软件有哪些?回复
关闭

分享到新浪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分享到腾讯微博+ 分享到人人网+ 分享到开心网+ 分享到百度搜藏+ 分享到淘宝+ 分享到网易微博+ 分享到Facebook脸谱网+ 分享到Twitter推特网+ 用邮件推荐给朋友+ 打印

各位大侠:谁知道国内有哪些文献管理软件吗?
我用的是英文的EndNote,好像不爽,英文不好。

 留言日期: 2009-4-5   23:56:39  

共有1条回复

[第1条回复]   回自:花花公子   回复标题:我对“国内文献管理软件有哪些?”的看法  
回复时间:2009-4-6 16:01:15   我要评论
NoteExpress 文献管理系统是国产的,据说是国内最专业的文献检索与管理系统。
不过,很多人还是习惯用endnote,procite,reference manager之类的国外软件。对国内软件不要期望太高。

[普通留言]
爱学问 [ 帅哥 ]:注释加书名号的问题
点击可缩/放   http://www.heyunfeng.com    你无权查看IP  帮助 

45个主题:注释加书名号的问题回复
关闭

分享到新浪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分享到腾讯微博+ 分享到人人网+ 分享到开心网+ 分享到百度搜藏+ 分享到淘宝+ 分享到网易微博+ 分享到Facebook脸谱网+ 分享到Twitter推特网+ 用邮件推荐给朋友+ 打印

我都杂志文章的时候,发觉有一个问题很不统一。就是杂志文正引用的时候,有的在文章名里加了书名号,有的没有加。究竟要加不加呢?

 留言日期: 2009-4-5   20:50:09  

共有3条回复

[第3条回复]   回自:万岁爷   回复标题:我对“注释加书名号的问题”的看法  
回复时间:2009-4-18 19:56:28   我要评论
一般不加书名号也。因为有网址,读者直接查网址即可。
[第2条回复]   回自:小李飞刀   回复标题:我对“注释加书名号的问题”的看法  
回复时间:2009-4-18 15:08:26   我要评论
那我引用网址是否要在文章名上加书名号呢?
[第1条回复]   回自:管理员   回复标题:我对“注释加书名号的问题”的看法  
回复时间:2009-4-5 20:58:28   我要评论
注释或者列参考文献的时候,文章名是不加书名号的。为什么呢?
原因很简单:注释的目的是告诉读者,有关的引用是从哪里来的。于是读者很可能去找原始出处。如果读者去找原始出处的话,肯定要上图书馆找你所标明的那本书,因此你的注释只能有一个书名号,该书名号就是告诉读者到图书馆找那本书查找原文。如果你在杂志文章里加书名号,杂志本身也要加书名号。于是乎,读者就不知道找那本书了。所以,记住一点:只能有一个地方有书名号让读者去找。
当然,如果是外文文献,可以不加书名号,但往往要用斜体或者下划线标明找那本书。
细心的读者也许还会发现:现在有一个学报注释系统,就是不加任何书名号,但会在相应位置标上[M]、[N]、[J]、[R]等文献类别。这也可以告诉读者到图书馆找什么。
我个人觉得还是使用唯一一个书名号来标注中文文献比较好。

[普通留言]
访客 [ 帅哥 ]:2009年国内哪些学校接受访问学者
点击可缩/放   http://www.heyunfeng.com    你无权查看IP  帮助 

44个主题:2009年国内哪些学校接受访问学者回复
关闭

分享到新浪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分享到腾讯微博+ 分享到人人网+ 分享到开心网+ 分享到百度搜藏+ 分享到淘宝+ 分享到网易微博+ 分享到Facebook脸谱网+ 分享到Twitter推特网+ 用邮件推荐给朋友+ 打印

请问2009年国内哪些学校接受访问学者啊?
谢谢各位大侠。

 留言日期: 2009-4-5   11:00:34  

共有1条回复

[第1条回复]   回自:管理员   回复标题:我对“2009年国内哪些学校接受访问学者”的看法  
回复时间:2009-4-5 11:02:32   我要评论
请参考下列信息:
http://news.hrbnu.edu.cn/Files/200903/2/1.xls
全有了。

[普通留言]
爱科学 [ 帅哥 ]:如何理解科学研究中的价值中立原则?
点击可缩/放   http://www.heyunfeng.com    你无权查看IP  帮助 

43个主题:如何理解科学研究中的价值中立原则?回复
关闭

分享到新浪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分享到腾讯微博+ 分享到人人网+ 分享到开心网+ 分享到百度搜藏+ 分享到淘宝+ 分享到网易微博+ 分享到Facebook脸谱网+ 分享到Twitter推特网+ 用邮件推荐给朋友+ 打印

记得何老师上课的时候多次提到科学研究中的价值中立原则,但始终没有搞明白它是什么意思及其在科学研究中究竟如何贯彻,请各位大侠指点迷津呀

 留言日期: 2009-1-22   21:50:19  

共有3条回复

[第3条回复]   回自:何云峰   回复标题:我对“如何理解科学研究中的价值中立原则?”的看法  
回复时间:2009-1-22 23:31:45   我要评论
我放了一些资料到《哲学与思维方法》课程资料里,选课的同学们可以去下载: http://www.heyunfeng.com/greatman/master/?type=detail&id=326 
 这是一个既具有哲学意义又能引起其他专业的人们一起来讨论的话题。
[第2条回复]   回自:更准确些   回复标题:我对“如何理解科学研究中的价值中立原则?”的看法  
回复时间:2009-1-22 23:01:30   我要评论
所谓“价值中立”,是指“在研究社会问题时,在研究全过程中,从价值中立的前提或假设开始,采用不会导致价值偏向之方法,而得出研究结论,同时对研究之结论,不作非价值中立之选择”。用中国人通俗的语言讲:搞研究时,不含感情色彩,不带有色眼睛,实事求是。

社会科学之学者,需避免两种常犯之错误:1)将研究动机,和研究过程中的前提或假设,相混淆;2)将研究结论,和研究后的具体操作建议,相混淆。

一个研究动机,常常是学者基于其价值倾向,被引向其认为具有重大意义的研究对象和问题。比如,某学者关心农民,发现农民很贫穷,于是产生研究课题:农民为什么这么贫穷?然此研究动机之价值倾向,可以无碍于其使用价值中立之方法,来研究问题。

研究结论,应是“非应然描述”。它要说的是“某事物是怎样怎样”,不是“对某事物我们应怎样做或怎样选择”。而一般基于研究结论之上而提出的“建议”,其首要特征就是“应然描述”,它要说的不是“某事物是怎样怎样”,而是“对某事物我们应怎样做或怎样选择”。进一步要强调的是:任何应然描述或者选择性建议,都不可能价值中立。因而,研究结论和具体建议,不可混淆。

简而言之:所谓“价值中立”,仅限于“从研究前提到研究结论”的过程和方法。而进一步,必须强调的是:无论是在研究之前还是研究之后,我们都需要善用自己的价值判断。

关于善用价值判断,其重要性和合理性建立在这样的认识之上:通常所言之“价值倾向”,常常代表了许多“价值中立”的重要的客观存在。一个恰当的价值取向,可能代表着所研究之社会问题的重要文化环境和情感背景,而这些“文化环境和情感背景”在研究社会问题时,常常是必不可少的前提。然而,因为这些环境和背景往往难以抽象和简化,故常常被研究者不明言地隐含。而人们在运用相关的环境和背景知识时,也不自觉地表现为一种省略了逻辑和推断过程的判断或情感因而被错误地界定为“非价值中立”。若一个社会科学之研究,可以不管不顾社会事实发生的环境和背景,其工作则具有极大之风险为建立在难以立足的流沙之上,这一点不言自明。

是故,学者当知:一个恰当的价值取向,能帮助我们更接近真理。

http://www.hnshx.com/Article_Show.asp?ArticleID=2404

以上是讲社会科学研究,可以推导到所有科学研究。
[第1条回复]   回自:苏国勋   回复标题:我对“如何理解科学研究中的价值中立原则?”的看法  
回复时间:2009-1-22 22:42:56   我要评论
价值中立和价值参照 value neutrality and reference to value

  肇源于古典社会学中实证主义和人本主义传统的两种对立的方法论观点。有时,也被表达为价值无涉和价值相关。在德国社会学家M.韦伯的理解的社会学中是一对相反相成的范畴。这对范畴表达了社会科学研究中一个长期争论不休的问题:是应该排除个人宗教的、道德的、政治的或审美的等主观因素的干扰呢?抑或应有这些主观因素的参与?
  实证主义社会学主张统一的科学观,强调自然界与人类社会有基本的连续性;社会发展过程在性质上与生物发展过程是相同的,只是更复杂一些;生命是一个从最简单的自然现象延伸到最高级的社会有机体的巨大链条,因此自然科学方法应适用于社会科学研究,基本上也适用于对生活在社会中的人的研究。这种观点把社会学视为社会科学的基础科学,认为通过社会学研究可以探寻到认识和控制社会发展的规律。实证主义社会学坚持对任何社会现象作事实与价值的区分,强调科学只与事实打交道,对价值问题并不言及。
  与此相对立的人本主义社会学深受新康德主义价值哲学的影响,主张在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之间作出泾渭分明的区分,认为自然科学旨在探讨自然现象之间的因果联系和一般规律性,它属于“规范性科学”;社会科学的对象是不可重复的历史个体──人及其行动,它又属于“表意性科学”。研究任何社会现象都与构成这一现象的人的行动有关,人的行动是在一定的价值观(宗教的、道德的、政治的或审美的)指引下和在一定的动机驱使下做出的,为此必须借助价值关系来理解和解释社会现象背后隐藏的“意义”,即以参照价值对人的行动意义作出理解,并最终认识社会现象。实证主义和人本主义围绕社会学研究中价值问题的冲突,有其深刻的哲学认识论上的根源,也造成了两种社会学在方法论和具体研究方法上的分野。
  M.韦伯是最初试图对古典社会学这两种传统作出理论综合的思想家。他力图使英、法的实证主义和德国的唯心主义哲学传统结合起来,以弥合19世纪社会学在价值问题上所遇到的困境。他认为任何社会现象都是人的行动构成的,人的社会行动是社会学分析的基本单位(见分析单位) ;人的社会行动既与周围环境和条件相联系,又与人的意愿、动机等主观因素相关,社会现象是一种比自然现象更为复杂的多维体。因此,对社会的研究既要作因果性分析,又要对驱使人们作出行动的动机进行理解,使研究方法适合研究对象。在韦伯看来,作因果分析时就要撇开价值关系,对社会现象作客观的科学考察,在把握意义时则要借助价值关系作主观的理解。韦伯一方面用“价值中立”与德国的历史学派划清界限,反对否认社会科学的客观性的唯心主义观点;另一方面,他用“价值参照”反对无视社会科学自身特点的英法实证主义,企图在社会学研究中持一种有原则的中间立场。为此,韦伯一方面把“价值中立”视为社会科学的规范性原则,另一方面又把“价值参照”当作社会科学的构成性原则,以避免实证主义和人本主义在社会认识上的片面性。但是,韦伯对价值问题所作区分的相对化处理带有许多含混之处,从而进一步加深了对价值解释上的分歧,在社会学界引起了长时间的争论。 

[普通留言]
wyydj [ 靓女 ]:姨妈抄小弟的文章
点击可缩/放   http://www.heyunfeng.com    你无权查看IP  帮助 

42个主题:姨妈抄小弟的文章回复
关闭

分享到新浪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分享到腾讯微博+ 分享到人人网+ 分享到开心网+ 分享到百度搜藏+ 分享到淘宝+ 分享到网易微博+ 分享到Facebook脸谱网+ 分享到Twitter推特网+ 用邮件推荐给朋友+ 打印

1.《红楼梦》精湛对话艺术之语用赏析,李d弟,牡丹江大学学报,2008第1期:从动态的语用角度来赏析其精湛的对话艺术,将对话的生成和话...
2.《红楼梦》精湛对话艺术之语用赏析,徐y良,名作欣赏,2008第6期:从动态的语用角度来赏析其精湛的对话艺术,将对话的生成和话…
不难看出,姨妈确实抄了小弟

 留言日期: 2008-12-30   1:12:36  

共有0条回复

[普通留言]
老徐 [ 帅哥 ]:祝圣诞快乐
点击可缩/放 xj252@126.com  http://www.heyunfeng.com    你无权查看IP  帮助 

41个主题:祝圣诞快乐回复
关闭

分享到新浪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分享到腾讯微博+ 分享到人人网+ 分享到开心网+ 分享到百度搜藏+ 分享到淘宝+ 分享到网易微博+ 分享到Facebook脸谱网+ 分享到Twitter推特网+ 用邮件推荐给朋友+ 打印

平安夜里送平安,祝老朋友永远平平安安、开开心心、快快乐乐,吉祥如意

 留言日期: 2008-12-24   20:17:45  

共有0条回复

[普通留言]
王钦博 [ 帅哥 ]:求助
点击可缩/放   http://www.heyunfeng.com    你无权查看IP  帮助 

40个主题:求助回复
关闭

分享到新浪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分享到腾讯微博+ 分享到人人网+ 分享到开心网+ 分享到百度搜藏+ 分享到淘宝+ 分享到网易微博+ 分享到Facebook脸谱网+ 分享到Twitter推特网+ 用邮件推荐给朋友+ 打印

老师啊~~~你好
我们需要政治课的课件~~~什么时候才能下载啊?

 留言日期: 2008-12-8   15:53:03  

共有2条回复

[第2条回复]   回自:何云峰   回复标题:我对“求助”的看法  
回复时间:2008-12-21 0:33:13   我要评论
我发觉,同学们下载了PPT之后,考试的时候答案几乎都一样,如果按照笔记来答题,就可以看出差异了。所以,不提供PPT,可能更能考出各种的水平,也更公平。
[第1条回复]   回自:管理员   回复标题:我对“求助”的看法  
回复时间:2008-12-8 20:56:14   我要评论
可能不提供下载了,主要依靠笔记吧。
另外,可以问问班上同学,如果有人已经下载过了,拷贝就是了。
我觉得大家都很懂了,都很有知识,用不着再给什么PPT啦。凭目前的知识水平,大家都很自信的样子也。
我花了很多心血备课,有知识产权的。

[普通留言]
yy [ 帅哥 ]:老师,你的课件在哪里啊?
点击可缩/放 838680203@qq.com  http://www.heyunfeng.com    你无权查看IP  帮助 

39个主题:老师,你的课件在哪里啊?回复
关闭

分享到新浪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分享到腾讯微博+ 分享到人人网+ 分享到开心网+ 分享到百度搜藏+ 分享到淘宝+ 分享到网易微博+ 分享到Facebook脸谱网+ 分享到Twitter推特网+ 用邮件推荐给朋友+ 打印

老师,你的课件在哪里下载啊?

 留言日期: 2008-12-7   20:29:56  

共有1条回复

[第1条回复]   回自:管理员   回复标题:我对“老师,你的课件在哪里啊?”的看法  
回复时间:2008-12-7 21:41:13   我要评论
好像上课的时候都讲过好几次了也,开小差了吧?
不过,课件暂停下载了。还没有决定什么时候再提供给大家下载。你可以关注下列地址:http://www.heyunfeng.com/main/  选择“网主教学”,即“好汉网主”频道里的“教学档案”栏目。

[普通留言]
tongfang [ 帅哥 ]: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范H教授简历作假
点击可缩/放   http://www.heyunfeng.com    你无权查看IP  帮助 

38个主题: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范H教授简历作假回复
关闭

分享到新浪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分享到腾讯微博+ 分享到人人网+ 分享到开心网+ 分享到百度搜藏+ 分享到淘宝+ 分享到网易微博+ 分享到Facebook脸谱网+ 分享到Twitter推特网+ 用邮件推荐给朋友+ 打印

  利用中英文之间的差异在简历中作假,并不算新鲜了,但最近发现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有个叫范H的教授,还在继续玩着这样的游戏。

  范H自以为聪明,作假不在本院作,而是在兼职的清华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作。在经管学院课件上她的简历中,第二行就赫然印着:“美国传播协会主任委员”。一个年轻的中国女教授,能做上美国传播协会的头头,真让人为她感到自豪。

  可是,上网一看,就明白了,这个所谓的“美国传播协会(http://www.americancomm.org)”,是谁在网上注册,谁就可以自动成为它的会员的协会,成为会员比注册一个电子邮箱还简单。

  即使是这样一个“协会”,范H是不是它的“主任委员”呢?据查,这个协会有会长、副会长各一名,还有一位“执行主任(Executive Director), 偏偏没有什么“主任委员”。 后来,总算在28位所谓的“董事(Member of Board of Directors)”中,找到了范H的名字。

  “主任委员”在中国是一个什么概念,大家都很清楚。比如,地方民主党派的主任委员,就是当地那个民主党派的一把手,对此,稍有些时事常识的人都很明白。 而且,  “主任委员” 的含义, 早在民国时期就十分清晰,直到今天也没有什么歧义。

  那么,会不会有一种可能:身为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的范H不巧就是不明白“主任委员”的概念,而并不是故意作假呢? 

  事实证明,范H不但明白,而且拿捏得很准,因为她贴在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的官方网站上的简历就没有敢说自己是“主任委员”,而说是“执行委员”。看来,英语专业出身的她,对自己在做什么并没有半点糊涂。

  范教授在这里耍了一个小聪明: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的简历是贴在网上的,如果作假,太容易被网民识破了,她不敢;而提交给清华经管学院的简历是印在讲义上的(见EMBA--08A班课件),不容易立刻被人查证,所以能骗几个就算几个。

  可惜的是,范H的假作得过分了点儿,见过她的人,都会觉得她的素质和水平实在不配当“美国传播协会的主任委员”,因此让人自然闻到了“猫腻”。

  另外,范H的小聪明似乎也耍得不够一致,她贴在清华官方网站上的英文简历里,竟然只字不提她“美国传播协会主任委员”的头衔。按理说,英文简历最应该强调的是与西方有关的荣誉,况且“美国传播协会主任委员”从字面上看还真是一个不小的荣誉,为什么范H教授会对它如此避讳呢?  

  原因至少有两个:一是那个协会的含金量实在太低,借它做个假,放在中文简历中骗骗中国人还可以,但要用它来唬懂英文的老外,哪就自取其辱了;二是绝对不能把有关的英文内容贴出来与中文对照,一对照,就全露馅儿了。

  借助精通英语的优势,做这种颇有技术含量的“手脚”,从而达到欺骗的目的,对范H教授来说,是不是很偶然呢?我们再来看一下范H教授的英文简历。在这份贴在清华官方网站上的简历中,范H教授称自己曾是副院长(deputy dean),而这个“副院长”竟然是“外国语言系” (Foreign Languages Department)的“副院长”,真是滑稽之至。英语教授出身的范H,难道搞不清楚副系主任和“副院长(Deputy Dean)”完全是两码事吗?

  一个清华教授如果连简历都作假,那她的学术成果就可想而知了。如果有心人有时间去把范H教授这些年的学术成果检验一番,也许会有惊人的发现。

---------------------------------------

参考:

1:范H在清华大学经管学院公布的简历:http://blog.sina.com.cn/u/1560489865 
2:范H在自己学院公布的中文简历链接地址:http://www.tsjc.tsinghua.edu.cn/index.php?id=212
3:范H在自己学院公布的英文简历链接地址:http://www.tsjc.tsinghua.edu.cn/index.php?id=136&styleid=2

 留言日期: 2008-10-21   22:15:20  

共有1条回复

[第1条回复]   回自:QiFen   回复标题:我对“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范H教授简历作假”的看法  
回复时间:2008-10-27 19:57:07   我要评论
找到了范教授在清华大学经管学院公布的简历:  http://blog.sina.com.cn/sizhongbj

[普通留言]
访客 [ 帅哥 ]:做学问是一种职业
点击可缩/放       你无权查看IP  帮助 

37个主题:做学问是一种职业回复
关闭

分享到新浪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分享到腾讯微博+ 分享到人人网+ 分享到开心网+ 分享到百度搜藏+ 分享到淘宝+ 分享到网易微博+ 分享到Facebook脸谱网+ 分享到Twitter推特网+ 用邮件推荐给朋友+ 打印

做学问的人是把学问当成职业(也就是事业)来做的。也就是,真正做学问的是不是为了学问而学问,不是为了金钱或者职称而做学问,而是为了自己的事业追求,为了终身的职业,而去做学问。 

当然,做学问的人也有做假学问的,那就是他/她不是把学问当成事业,而是把学问当作功利性的目的(例如为了金钱、名利或者职称什么之类的)。这样的人也有一部分能够做成学问的。但不是真正以学问为人生价值的人。 

所以不同的人可能对学问有不同的看法。有不同的关于学问的世界观。

 留言日期: 2008-9-16   12:28:15  

共有4条回复

[第4条回复]   回自:一学就会   回复标题:我对“做学问是一种职业”的看法  
回复时间:2009-2-11 10:29:22   我要评论
我觉得问题的关键不在于是否把做学问当作职业或者当作功利性的手段,而在于做学问的态度,就是怎么去做学问。这是最核心的。
[第3条回复]   回自:学不会   回复标题:我对“做学问是一种职业”的看法  
回复时间:2009-2-11 10:20:59   我要评论
并不是所有做学问的人都能把它当作职业,有一部分人做学问是功利性的。所以,在学问态度上会存在很大问题。
[第2条回复]   回自:学人   回复标题:我对“做学问是一种职业”的看法  
回复时间:2008-10-21 20:06:59   我要评论
非常赞成,做学问的人一定要有正确的学问观,然后才能有正确的学问态度。
为什么今天那么多学者都没有把做学问当作事业而是当作工具呢?
[第1条回复]   回自:学界花   回复标题:我对“做学问是一种职业”的看法  
回复时间:2008-9-16 12:29:00   我要评论
做学问不能当作职业,否则太寂寞了。无论做自然科学研究还是社会科学研究,如果真正要当作职业来做的话,那是要相当投入的,对于绝大多数高学问的来说,很难忍受的,也没有必要这样去忍受。我认为,做学问应当当作业余爱好来做。你喜欢什么,就做什么方面的学问。你的只要职业是教书,你就认真教书,在业余的时候你就从事喜欢的方面的学问。一个人应该有一定的业余爱好,否则生活也太单调。那么在事业方面也是这样,除了你的主要职业之外,还应该做点学问。尤其是大学老师。如果把学问当作喜欢的爱好来做,就不会感到做学问是一种外在的压力,而是你内在的需要。 
做学问不应该是一种职业而应该是业余爱好。

  • 共有 6586 条留言,共 659 页,这是第 655 页。首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 尾页
  • 前10页  651 652 653 654 655 656 657 658 659   后1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