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设首   首页   天气
收藏   登陆   搜索
联系   注册   留言
推荐   聊天   日历
社科论丛
好汉哲学
好汉管理
好汉人生
好汉教苑
学习方法
心灵抚慰
校园文化
学术服务
说好汉网
学人交友
好汉网主
好汉反剽
学界动态
图片影展
English
[置顶公告]
管理员:请不要在此做广告,否则你的IP将被禁
点击可缩/放 webmaster@heyunfeng.com  http://www.heyunfeng.com    你无权查看IP  帮助 

请不要在此做广告,否则你的IP将被禁

分享到新浪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分享到腾讯微博+ 分享到人人网+ 分享到开心网+ 分享到百度搜藏+ 分享到淘宝+ 分享到网易微博+ 分享到Facebook脸谱网+ 分享到Twitter推特网+ 用邮件推荐给朋友+ 打印

No ads here OR your IP will be suspended.  Click here for ads at this website!
           1. 请不要在此做广告,否则你的IP将被禁止访问本站。
           2. 请不要针对具体个人和具体单位内部矛盾发贴:好汉网主要讨论学术规范与制度建设问题,不针对具体个人和具体单位内部矛盾进行讨论。因此凡是出现具体个人和单位具体内部矛盾的帖子将一律被删除,请各位网友支持、合作!
           需要做广告的,请按这里
           点这里:全世界各个国家学术会议大全

 留言日期: 2018-12-24   下午 02:03:10  

好汉网 E-mail:webmaster@heyunfeng.com

[普通留言]
访客 [ 帅哥 ]:做学问的人如何看待做学问?
点击可缩/放       你无权查看IP  帮助 

36个主题:做学问的人如何看待做学问?回复
关闭

分享到新浪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分享到腾讯微博+ 分享到人人网+ 分享到开心网+ 分享到百度搜藏+ 分享到淘宝+ 分享到网易微博+ 分享到Facebook脸谱网+ 分享到Twitter推特网+ 用邮件推荐给朋友+ 打印

我觉得学者对学问的感受应该是最深的。尤其是一些大师们对学问的感受可能更是初入学术门的人所无法想象的深刻。我觉得,我们可以邀请一些学者来讨论对做学问的感受。这样,我们这些年轻的学人也可以学一些书本上学不到的东西。

 留言日期: 2008-9-16   12:20:09  

共有9条回复

[第9条回复]   回自:mashel   回复标题:评“做学问的人如何看待做学问?”  
回复时间:2009-10-13 17:56:14   我要评论
The website of Dave Matthews Band is http://www.davematthewsband.com/
[第8条回复]   回自:对啦   回复标题:我对“做学问的人如何看待做学问?”的看法  
回复时间:2008-11-7 12:45:45   我要评论
这样的观点很对的,举双手赞成。
[第7条回复]   回自:访客   回复标题:我对“做学问的人如何看待做学问?”的看法  
回复时间:2008-9-16 12:23:27   我要评论
俗话说,李白斗酒诗百篇。在历史上,能将喝酒与做学问结合得像李白这么好的,可能并不多见。我想大多数人和我一样,一旦喝了酒,就昏昏然也,是做不了学问的。喝酒喝得严重的,只怕还有性命危险。 
所以对我们大多数我来说,喝酒与做学问是一对矛盾。这就出现这么一个问题:当喝酒与做学问出现矛盾的时候,我们选择什么?按理说,做学问应该被放在优先的位置。因为学问很重要,一个好的观点,会给人予启迪;一篇好的文学作品,会被传颂千秋;一项好的发明创造,会造福整个人类。然后到现实生活中,人们却又往往选择喝酒。这是为什么,我想不外乎这样几种原因:一是喝酒相对容易些,而做学问很难。即使不会喝酒的,捏着鼻子一股脑儿喝下去,一般也死不了人;而做学问,即使很用力地去做,也不一定能做出学问来。二是喝酒一般是一种团体活动,不喝受到他人的压力,而做学问是个体的事,一般没有这种压力。按照我们孝感的“规矩”,酒杯一碰,不喝就对不起人。所以即使不能喝,也只能“舍命陪君子”,至于喝完酒后做不做学问,这是没有人会关心的。三是喝酒可以随性而至,而做学问需要持久的努力。想在某个方面有一点新的发现,你首先要对前人在这方面的学问有全面的了解,只有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才能比巨人看得更远。而要“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又谈何容易,一般人是没有做学问的这个持久力的。 
也许正是由于上面的原因,现在社会上的酒风是越来越盛,而学风却并不见长。长此下去,十分危险。如果大家都只以喝酒见长,那么我们所能形成的文化,最多也就是“酒文化”。而社会经济的发展,必将受到巨在的伤害。其最终结果,就是在经济社会发展竞争中的落后。 
当然,我并不排斥正当的接待应酬,如果那样,也太不近人情了。我只是希望,大家能把更多的精力用于学习,形成良好的学风,用更多的精力钻研学问,把科技搞上去,把经济搞上去,能对社会经济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http://www.xgrb.cn/bbs/read-htm-tid-50841.html 
[第6条回复]   回自:访客   回复标题:我对“做学问的人如何看待做学问?”的看法  
回复时间:2008-9-16 12:23:07   我要评论
今天,我上课时,老师讲了一个事情,说是给我们提醒,讲得十分有道理,让我一时很是心悦诚服! 

我们老师是在国内的社会学学术界鼎鼎有名的人,他早在人民公社时期就做过人民公社方面的研究,从那时,便声名鹤起,我在这里就不提及姓名了。 

他说,一些从国外回来的搞学术的朋友和他在一起聊天,让他很感慨!一是离开中国更爱中国。为什么呢?因为当他们走出国门,学了一些西方的理论概念,然后想做些实证研究,发现做国外的做不过外国人,对于他来讲,最大的核心竞争力就是你所来的国家--中国,因为相比较那些外国人,你更了解中国。 

但经常会有一些人抱怨,或者叫遗憾,因为他们出国之前并没有注重搜集这方面的资料(可能都在学英语了),而到用时则方恨少了,而在国外找国内的资料是何其困难呀,而且还容易失真,这就给想出国还没有出国的仁兄们提了一个醒,想出去吗,先找足中国的你需要的资料吧!老师说,他就有一个朋友,走之前在国内找了很多有关儿童教育医疗的资料,出国之外不久就发表了,而且上了美国非常重要的核心期刊上,可谓一举成名,却要成得如此讨巧。所以那些人一出国,就觉得祖国实在是好啊! 

中国这么大,有研究不尽的问题,总会给那些搞学术的人带来灵感,总会提供理论无法解释的方面。现在中国有些人写文章还都沿续着毛泽东时代的传统--宏大叙事,读了几本著作,就空对空地拍脑袋解释一些理论,这种缺乏实证性的文章在美国是非常不受欢迎的,但这又是一个以后能做好实证研究的前提,这些东西又非常重要和不可缺少,因为它会给你很多没有受过正统教育的人所难以具备的眼光。这些眼光可以帮你发现别人看来毫无价值但事实上却很有价值的问题,然后还能帮你做分析,那是基础,会给你灵感,然后才学习那些实证调查知识,这才是一个正确的步步为营的路子。 

再顺便讲一下老师的另一个观点,他说日本这个民族很有意思,他们搞学术很特别,他们是非常重视资料的,非常重视,他说当年他有有关中国的最重要的资料,日本竟然派来一个电台里一个团的人采访他,可以见得他们是多么注视整理材料,整理得非常的细致到位。 

但是,他们却不善于分析,这点也像中国,缺乏逻辑架构,核心概念等。这是他们的一个问题,但他们和中国大陆地区也都在做这件事,这是努力学习西方的分析架构,核心概念,逻辑思维能力,以美国为甚。 

现在在中国搞学术,资料很重要,尤其是第一手的资料,因为获取资料的途径还不法治,不健全,但正因为这种获取资料的能力的不平等,才造就一些人能够更快成名。因为大体上中国,如果有鲜活的有价值的资料,还是不愁做分析的。西方人喜欢来中国作研究,一是朝着中国有大量鲜活的事实,还有就是中国的资料说难获得也难,说简单也简单,但获得之后,发表起来要比在西方宽松多了,毕竟中国人的维权意识还不及国外。 

而在西方不同的学者获取资料差不多,都是在比较法制的前提下获得的,这样做起学术来也就差不太多了。所以要想成名相对难一些。中国有些学者可能理论功底不顶外国学者高,但他们拿着中国的资料就可以到国外发表成名呀! 

中国的新闻是管得很严的呀,每年南方周末被砍下的文章都可能是些非常敏感的但却很有学术价值的材料呀,倘若他们拿去国外分析发表,不也可以出名了吗?但这要求他们先要具备专业的学术背景和分析能力。 

每个科班出身的人,都在先经历一个在大师们的理论中迷惘和遨游的阶段,在这个阶段中是不断吸收营养,内化为你的分析思维能力,灵感和眼光的过程,这个时候写一些空对空的理论解读文章还有情可原。但后来可能就会用这些理论带给你的眼光去发现材料,再用统计手段做数字的实证分析,然后再用理论进行材料的解读了。 

等学问做到一定程度,也就是开始升华的时候就不一样了。一个要想成为大家的人,就得精通了各家各派的理论,然后提出更新的理论,而这些更新的理论,却源于实践,实践永远会给理论带来灵感。今天老师讲的一句话非常好,他说我现在在学习理论时,就要不断地将理论和现实作比较,反复比较,认真比较,看有哪些不能解释的东西,有哪些是理论解释不了的“新”现实,这个时候,就是呼唤“新”理论的时候了。倘若你能做到这一步,相信就离大家迈进一步了。 

一些很有名的理论大家,初看上去好像他们都在写一些抽象的理论,但君不知,他们是对历史和现实非常非常了解地基础上,才能提炼出那么精华和有价值的理论。比如黑格尔(Hegel),马克思·韦伯(Max Weber),马克思(Karl Marx),吉登斯(Giddens),布迪厄(Bourdiou)等。他们正是在那些已经被他们内化了到了如指掌,倒背如流,滚瓜烂熟地步的历史与现实中,经过结密的分析过后,得到的灵感,才得能创造大学问的。 

所以,这对我们提出了几个要求: 

第一,平时一定要注意观察生活,搜集资料,从现实鲜活的生活中获取灵感。 

第二,理论绝不可死学,要拿它来不断与现实做对比,看能不能很好地解释现实,从而发展理论。 

加胡主席不都在提倡创新理论吗? 

其实,还要非常感谢我的个老师,他教会我很多有价值的思想和理念: 

比如,我比原来上课更加活跃了,尤其是在思想方面,因为他告诉我们大家在一起很难得,能找到愿意听你的话并能听得懂你的话的人并不那么容易。要珍惜每一次上课,开会发言的机会,那都是锻炼你的机会,口才相当重要,多说自然思维敏捷,思路清晰,口齿伶俐。文科的人最重要的两项技能,一个是写,一个就是说! 
他还教会我,在任何场合,要学会让自己的讲演与别人的不一样,从内容到风格上都要独树一帜,有创新,不流俗。因为他本人就是这样一个从说话不清楚到现在讲话非常有风格,而且思想非常深刻清晰的人的。 
他还教会我判断任何一个人一套话的背后到底是什么思想在起作用,为什么某人会说出这些话,为什么不说出那些话。 
他还给我们讲过一个人在作访谈时,记下一些笔记后,要看后来为什么记下这些话,而不是那些,仔细推敲,我觉得这位老师很好,他不但学识渊博,而且教会了我们很多的思维方式,思考方法。 
他教会我们如何发现自己的思想,自己的思维,认识自我,发现人类本身的东西。。。。。。 

这里衷心地感谢他,努力践行他的金玉良言。 

http://hi.baidu.com/raymondxiang/blog/item/10939619cf50144442a9ad38.html
[第5条回复]   回自:访客   回复标题:我对“做学问的人如何看待做学问?”的看法  
回复时间:2008-9-16 12:22:27   我要评论
应该讨论一下做学问的人如何看待做学问的问题
更多回复请点击[ 这里 ]查看

[普通留言]
applehao [ 帅哥 ]:请问:何老师,今年的行管复习都要注意些什么呢?
点击可缩/放       你无权查看IP  帮助 

35个主题:请问:何老师,今年的行管复习都要注意些什么呢?回复
关闭

分享到新浪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分享到腾讯微博+ 分享到人人网+ 分享到开心网+ 分享到百度搜藏+ 分享到淘宝+ 分享到网易微博+ 分享到Facebook脸谱网+ 分享到Twitter推特网+ 用邮件推荐给朋友+ 打印

老师您好! 
我是在职准备考研的一名学生,考了两次都没有成功,不知道针对我们这些在职的人来说复习和考试时候需要注意些什么呢?很渴望老师的点睛,谢谢。

 留言日期: 2008-9-16   12:17:16  

共有0条回复

[普通留言]
访客 [ 帅哥 ]:考研一般需要学士学位
点击可缩/放       你无权查看IP  帮助 

34个主题:考研一般需要学士学位回复
关闭

分享到新浪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分享到腾讯微博+ 分享到人人网+ 分享到开心网+ 分享到百度搜藏+ 分享到淘宝+ 分享到网易微博+ 分享到Facebook脸谱网+ 分享到Twitter推特网+ 用邮件推荐给朋友+ 打印

在考研一般都需要学士学位,只有少数一点学校会招收同等学历(就是专科生也可以考),但会要求专科生至少多少门修过所报本科专业的主干课程。你在报名的时候可以看一下有关备注。 

对外语或者其他没有什么要求,主要是公平竞争。你从来没有考过大学英语级别也照样可以参加研究生考试,只要你满足了报名的条件。 

 留言日期: 2008-9-16   12:14:47  

共有5条回复

[第5条回复]   回自:123   回复标题:我对“考研一般需要学士学位”的看法  
回复时间:2009-2-11 10:17:34   我要评论
真奇怪为什么同等学历不能考?看学历还是学力?
[第4条回复]   回自:graduates   回复标题:我对“考研一般需要学士学位”的看法  
回复时间:2009-1-10 19:07:23   我要评论
现在考硕不要学士学位的几乎没有了。
[第3条回复]   回自:Halo   回复标题:我对“考研一般需要学士学位”的看法  
回复时间:2008-12-25 11:56:47   我要评论
Very good site! I like it! Thanks! <A href="http://my-test-doorway.myhost.com">.</A> .
[第2条回复]   回自:访客   回复标题:我对“考研一般需要学士学位”的看法  
回复时间:2008-9-16 12:15:57   我要评论
那成人高校、夜大学、自学考试获得的学士学位算不? 
该不是只有普通的全日制学历才算吧? 
该不是只有普通的全日制学历才算吧?
[第1条回复]   回自:访客   回复标题:我对“考研一般需要学士学位”的看法  
回复时间:2008-9-16 12:15:23   我要评论
这样的话,我是电视大学本科毕业可以吗?夜大学本科呢?

[普通留言]
访客 [ 帅哥 ]:有的心理问题是无法解决的
点击可缩/放   http://www.heyunfeng.com    你无权查看IP  帮助 

33个主题:有的心理问题是无法解决的回复
关闭

分享到新浪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分享到腾讯微博+ 分享到人人网+ 分享到开心网+ 分享到百度搜藏+ 分享到淘宝+ 分享到网易微博+ 分享到Facebook脸谱网+ 分享到Twitter推特网+ 用邮件推荐给朋友+ 打印

我对心理问题比较悲观,认为好多是没有办法解决的,人只能靠自己的毅力将心理问题掩盖起来,所以心理看上去健康的人,实际上不是没有问题,而是问题被掩盖了。你只要学会掩盖,用看上去好的方面来表现自己就可以了。 

 留言日期: 2008-9-16   12:08:10  

共有3条回复

[第3条回复]   回自:访客   回复标题:我对“有的心理问题是无法解决的”的看法  
回复时间:2008-9-16 12:10:34   我要评论
可能学生的学习压力太大造成的。 
不过,我觉得,大学生虽然没有大的学习压力,但因为以前过分注重学习,对社会各方面的适应不够,也可能有心理上的某些问题出现。
[第2条回复]   回自:访客   回复标题:我对“有的心理问题是无法解决的”的看法  
回复时间:2008-9-16 12:09:57   我要评论
关注学生的心理问题。现在的学生问题多多,尤其是心理问题更严重,网大家多关心。
[第1条回复]   回自:访客   回复标题:我对“有的心理问题是无法解决的”的看法  
回复时间:2008-9-16 12:08:58   我要评论
没有无法解决的心理问题吧?关键是要正视自己。

[普通留言]
网友 [ 帅哥 ]:心理郁闷怎么办
点击可缩/放       你无权查看IP  帮助 

32个主题:心理郁闷怎么办回复
关闭

分享到新浪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分享到腾讯微博+ 分享到人人网+ 分享到开心网+ 分享到百度搜藏+ 分享到淘宝+ 分享到网易微博+ 分享到Facebook脸谱网+ 分享到Twitter推特网+ 用邮件推荐给朋友+ 打印

我就觉得心理很郁闷,做什么都提不起精神来,怎么办啊

 留言日期: 2008-9-16   12:03:12  

共有9条回复

[第9条回复]   回自:管理员   回复标题:评“心理郁闷怎么办”  
回复时间:2010-5-5 22:14:26   我要评论
郁闷跟性格有很大的关系。可查看有关性格与心理健康方面的研究成果。
[第8条回复]   回自:苦恼的人   回复标题:评“心理郁闷怎么办”  
回复时间:2010-5-5 22:01:54   我要评论
郁闷是不是跟性格有关啊?
[第7条回复]   回自:郁闷   回复标题:我对“心理郁闷怎么办”的看法  
回复时间:2009-4-18 22:49:16   我要评论
郁闷乃正常现象,每个人都会有郁闷的时候,就是不要一直郁闷,过了就不要郁闷了。
[第6条回复]   回自:访客   回复标题:我对“心理郁闷怎么办”的看法  
回复时间:2008-9-16 12:06:42   我要评论
不过,我认为要看你跟什么人聊。
[第5条回复]   回自:网友   回复标题:我对“心理郁闷怎么办”的看法  
回复时间:2008-9-16 12:06:20   我要评论
说出郁闷会比一直闷在心理好受很多,是一个解决的办法。
更多回复请点击[ 这里 ]查看

[普通留言]
访客 [ 帅哥 ]:交流英语考试的心得体会
点击可缩/放       你无权查看IP  帮助 

31个主题:交流英语考试的心得体会回复
关闭

分享到新浪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分享到腾讯微博+ 分享到人人网+ 分享到开心网+ 分享到百度搜藏+ 分享到淘宝+ 分享到网易微博+ 分享到Facebook脸谱网+ 分享到Twitter推特网+ 用邮件推荐给朋友+ 打印

我觉得大家应该多在这里交流一些考试的经验什么的。 
每次考试完了,有标准答案的,放这里大家共享,在分数出来之前,大家自己评估一下成绩,这也是很有帮助的。但不应该把这里作为非法交易的场所。 
我自己参加了6级考试,感到能不能过,很没有底。我想不少人可能有这样的感觉。

 留言日期: 2008-9-16   11:58:53  

共有3条回复

[第3条回复]   回自:网友   回复标题:我对“交流英语考试的心得体会”的看法  
回复时间:2008-9-16 12:01:19   我要评论
其实考试的分数说明不了任何问题,分数不等于能力. 
所以最好的办法是取消所有的考.试。现在,很多大学都不它跟学位挂钩了,那就只有用人单位还看看证书。而用人单位都要面试的,分数完全可以不管。于是,考.试就没有必要的。当然,如果我们能够把它做成像TOEFL那样的国际性考.试,那就另当别论。但这是不可能的。所以,取消之,将人心大快!
最好的办法是取消任何形式的考试。
[第2条回复]   回自:网友   回复标题:我对“交流英语考试的心得体会”的看法  
回复时间:2008-9-16 12:00:11   我要评论
你六级考了87分,好厉害呀。 
首先听力,好象我也听电视和广播的,你主要是平常经常看中央九台的英语新闻和对话节目啊。那一般每天坚持看多少时间呢。我的效果怎么不明显呢。 
你六级词汇只背了一遍啊?我都背了3遍,还是不记得。前背后忘。不过,你说:“词汇的重复性很大,可多做些往年试题,语法和改错是平时的基本功”。这点,我也有同感。 
至于你说的阅读方法好象是应试技巧:“阅读理解一般用排除法来做,把每一个答案都要从原文中找出选择正确与否的依据来”。问题是,平时我们应该怎么来准备阅读呢? 
作文方面,我以前没有怎么训练,你说:“平时看看一些模板,最后的时候可以从网上看一些文章.最后做上十套往年真题”。我不知道这些技巧有用没有。我大都是注意考试的时候临时发挥。
[第1条回复]   回自:访客   回复标题:我对“交流英语考试的心得体会”的看法  
回复时间:2008-9-16 11:59:40   我要评论
我是04年6月参加的六级考试,成绩是87分.总结经验觉得也没有什么.听力主要是平常经常看中央九台的英语新闻和对话节目,六级词汇背了一遍,词汇的重复性很大,可多做些往年试题,语法和改错是平时的基本功,阅读理解一般用排除法来做,把每一个答案都要从原文中找出选择正确与否的依据来,至于作文,平时看看一些模板,最后的时候可以从网上看一些文章.最后做上十套往年真题. 

[普通留言]
保护环境 [ 帅哥 ]:就抄袭问题致新东方俞敏洪老师的公开信
点击可缩/放       你无权查看IP  帮助 

30个主题:就抄袭问题致新东方俞敏洪老师的公开信回复
关闭

分享到新浪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分享到腾讯微博+ 分享到人人网+ 分享到开心网+ 分享到百度搜藏+ 分享到淘宝+ 分享到网易微博+ 分享到Facebook脸谱网+ 分享到Twitter推特网+ 用邮件推荐给朋友+ 打印

文章来源:http://blog.sina.com.cn/33suji 
俞敏洪老师: 
您好!我是《三三速记英语词汇》系列图书的著作权人岳德宇,本人于2007年9月22日在北京第三极书局买到了您的大作《考研英语词汇词根 + 联想记忆法》一书;从您这大作的书名来看,构成该书使用价值的主体和精华就是“词根记忆”和“联想记忆”两大块内容,其中真正的“联想记忆”部分在全书中大约有300个词条,而在这300个左右的词条中,我发现有121个涉嫌抄袭本人的著作《奇思妙想记单词》(该书名被广东世界图书出版公司的同名图书抄袭,即将起诉)和《三三速记英语词汇》系列丛书,涉嫌抄袭的大部分内容是属于“颠倒关键词顺序,增删个别字词”的高级抄袭,少数内容是“几乎一字不改”的低级抄袭。众所周知,在目前国内有关英语单词记忆的图书中,词根词缀是通用的公共知识,故此类图书的使用价值主要体现在具有高度原创性的“联想记忆”方法能够应用在全书的多少个单词上。据此,我认定您的这部作品侵犯了本人的著作权,随后将出版、销售您这部作品的出版社和书店告到北京市海淀区人民法院,此案将于2007年12月4日开庭审理。 
另外,我还发现您的《四级词汇 词根 + 联想记忆法》和《六级词汇 词根 + 联想记忆法》同样存在涉嫌侵犯本人著作权的情况,目前正在准备起诉材料。
您作为涉嫌抄袭图书的作者,应该在此次诉讼中成为第一被告负主要的侵权责任;但是法院说,如果要告涉嫌抄袭图书的作者,必须在起诉书上列出涉嫌抄袭图书作者的私人联系方式和地址,而出版社和贵公司的人又坚决不肯透露您的相关信息,因此本人只好在此以公开信的形式向您呼吁:为了充分维护您的正当权益,请在12月4日和出版社、销售商一起出庭应诉;因为图书是否真的存在抄袭问题,只有创作者本人才能说得清楚。 
对于俞敏洪老师本人和新东方,我一直是心怀敬意,最起码在写这封公开信的时候仍然如此;因为我有期待,因为我在新东方网站的网页上看到了《新东方教育科技集团职业道德准则》,该准则指出“公司将在诚信、公平的基础上,通过更好的经营而非采用不道德或非法的手段来超越其他竞争对手。严格禁止侵害第三方的知识产权,包括著作权、商标、商号和商业秘密”、“适用范围:公司所有的董事、管理者、员工和顾问等,不论他们是专职、兼职、咨询性的或临时性的员工,都应当遵守本准则”。 
学英语记单词的图书不同于一般的休闲类消遣类读物,它对成千上万的学子来说,应该是高质量标准的精神食粮;如果任凭大量的抄袭拼凑之作在社会上招摇过市(据初步查证,抄袭本人著作的单词记忆图书等产品就多达近百种,而且大多是华而不实、质次价高;由此可见,我们的图书市场环境是多么令人担忧),其对学生读者的危害性是长期的、潜在的、巨大的。
我衷心的希望,俞敏洪老师能够利用自己和新东方的影响力,在保护知识产权、维护道德诚信、反对抄袭剽窃、净化学习类图书市场方面起到一个积极的推动作用!真若如此,则是利国利民的好事,更是我国千千万万莘莘学子的福音! 
此致 

《三三速记》著作权人:岳德宇 
2007年11月10日 

 留言日期: 2008-9-16   11:27:40  

共有0条回复

[普通留言]
网友 [ 帅哥 ]:一切美好的东西都源于智慧
点击可缩/放       你无权查看IP  帮助 

29个主题:一切美好的东西都源于智慧回复
关闭

分享到新浪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分享到腾讯微博+ 分享到人人网+ 分享到开心网+ 分享到百度搜藏+ 分享到淘宝+ 分享到网易微博+ 分享到Facebook脸谱网+ 分享到Twitter推特网+ 用邮件推荐给朋友+ 打印

一切美好的东西都源于智慧,一切智慧的东西都包含着美,或者说智慧具有很强的艺术特性。凡是艺术家都是从小就具有一定天分的人,凡是智商很高的人对美的事物具有很高的鉴赏能力、对生活很乐观的人。一人精干利索的、仪表堂堂的人,决不会是思维一塌糊涂的人;而一个稀里糊涂的人;其生活必定是杂乱无章、邋邋遢遢的。所以说,美的构造和审美的能力与智慧是有着必然的不可分割的联系。其实,在生活中智慧就是美。一个女人相貌可能是平平的,但但是她具有很强的审美意识和丰富的内在气质,不仅打扮得体,而且言谈举止雅致大方,就可能比一个貌似天仙却显得粗俗妖冶的女人更让人赏心悦目,更能产生美好的认同。而一个相貌平平的男人,也同样可以通过内在职涵养、幽默机智的语言以及英明果断的处世能力,给人英俊不凡,才气过人的美感,甚至比那些貌似潘安却金玉其外、败絮其中的人更令人赞赏,同样,一个做事紧紧有条、举止精致大方、处世得体而给人好感的人,必定是具有一定审美修养,追求美好的人;相反,一个做事丢三拉四、举止龌龊、浑浑噩噩的人,不仅缺乏乐观的生活态度,更缺乏必要的审美修养。所以,美不仅可以提高一个人的生活品位更可以提高一个人的智慧层次。 
品位的生活离不开审美修养和意识,而审美和意识的养成也离不开智慧。同样,如果要做好每一项工作,最好具有一些高尚品位的审美修养 意识,这样,你就会不自觉地因去追求更高档次的完美而严格要求自己去寻求卓越。美存在于一切事物之中,只要你要依靠智慧去发现并追求美,就能够使自己成为一个睿智的、高品位的人而受到别人的尊敬和爱戴。

 留言日期: 2008-9-16   11:23:36  

共有0条回复

[普通留言]
江鸟 [ 帅哥 ]:求助
点击可缩/放       你无权查看IP  帮助 

28个主题:求助回复
关闭

分享到新浪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分享到腾讯微博+ 分享到人人网+ 分享到开心网+ 分享到百度搜藏+ 分享到淘宝+ 分享到网易微博+ 分享到Facebook脸谱网+ 分享到Twitter推特网+ 用邮件推荐给朋友+ 打印

本人在税收政策屡有见解10余次,但发表的很少,但是中国第一人的也有五六篇发表了,税务期刊的几乎没有过。我家里车库还有,当作废纸,扔进垃圾桶,不甘,国家又需要,寄出版社又没用,还可能被剽窃。何办? 

《税务研究》杂志社是共和国税制该处十一年在歧路上,甚至更长……其他还有,详见下网址及所含内容。 
主页 
http://www.chinesetax.net/bbs/index.asp 
注册后登录(下网址,阅详内容)
http://www.chinesetax.net/bbs/dispbbs.asp?boardID=3&replyID=214676&ID=16570&skin=1 
http://www.chinesetax.net/bbs/dispbbs.asp?boardID=6&ID=19537

 留言日期: 2008-9-16   11:22:29  

共有0条回复

[普通留言]
离辰 [ 帅哥 ]:妄语《老李飞刀----李敖的另一种玩法》
点击可缩/放       你无权查看IP  帮助 

27个主题:妄语《老李飞刀----李敖的另一种玩法》回复
关闭

分享到新浪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分享到腾讯微博+ 分享到人人网+ 分享到开心网+ 分享到百度搜藏+ 分享到淘宝+ 分享到网易微博+ 分享到Facebook脸谱网+ 分享到Twitter推特网+ 用邮件推荐给朋友+ 打印

   这是徐正林写的关于李敖先生的书。徐先生说“很荣幸能与李敖对话”。我亦荣幸通过徐先生的书更了解了李敖先生。 

  我们常说,了解一个人要通过他的一言一行。言即言论,莫过于说话了。行则举止。之于行,我们不能把李敖先生的起居拍成记录片。那样有探人隐私之嫌。我们也没有必要像狗崽队一样,嗅来嗅去,咬着不放。那只是哗众取宠,献媚观众而已,不是做学问。而徐先生取“言”字下功夫,况且做了很多采访实录,经过了李先生的同意,发表出来当然无可厚非。 

  “特立独行”“快意恩仇”常见用来形容李敖。大多数人都只会从字面上理解,谁又听过李敖自己怎么看待呢?徐先生借此平台,让李敖自己说话。这是大陆介绍李敖的书中难得一见的景观。徐先生的“隔海追踪” 

  我甚是赞赏。其中也不乏李敖先生的隐私问题。像“李敖偏爱私生女”,又给我们展现了李敖身为人父的一面。其间关于“李敖式的教育”就很值得我们中国的父母好好学习。 

  接下来的一章,徐先生可能是想拿文坛剽客杀手李敖和文坛剽客形象大使“大陆李敖”余杰做比吧。但不知是出于私,还是其它,徐先生竟反了余杰的“客”,而罢了李敖的“主”。通章不惜大片大片地论及余杰,而李先生却被晾在一旁,似有似无。甚至二十来页不曾露面。这就不免让我产生这样的想法,到底是写李敖呢,还是专批余杰?是徐先生想借李敖这个文坛剽客杀手的“剑”来封余杰的“喉”呢,还是徐先生有意在此大刀阔斧地干“余”一场?但我想,此一章还是还李敖先生的“主”好,没有必要引起读者们的误会,弄的个“聪明反被聪明误”,这总是不好的。 

  我无意勾起徐余间的恩怨,只是就此事论及而已,我个人对剽客也是深恶痛疾的。这一章中,徐先生也是批得畅快,我也是看得淋漓。如果徐先生另起炉灶,定然也是一本不错的书啊。然而放在此书中抢李敖先生的风头,则有伤雅致了。谁愿意在电视剧放到高潮迭起的时候,突然插播一段冗长的广告呢?这样就捣了读者的看下去的兴致。整个书就无法浑然一体了。断了节的火车,后面的车厢又怎么能跟着火车头风驰电掣呢?很好的一本书被无辜的腰斩了。只有头在那怒吼着,下身却在那极不协调的呻吟着,这是怪可惜的。 

  其实后面的两章,徐先生写得都不错。李敖的“段子文学”也的确给我们当今政客不少启示。看完之后,一句话,“嘿,外交还可一这样”(钟对李敖关于一国两制的风趣解释)。这就是智慧。感谢徐先生给了我这次全面了解李敖先生的机会。 

  不管徐先生有意或是无意。学者们还是应该注意下这个问题。如果我们要论及另一个问题时,最好先作好主次之间的“思想工作”,以免弄到它们明争暗斗的局面。那样的文章定然会支离破碎。根基不稳,再强的帝国也会山河破碎。再好的文章也只能眼睁睁看着它“流水落花春去也”啦!

 留言日期: 2008-9-16   11:21:08  

共有0条回复

  • 共有 6586 条留言,共 659 页,这是第 656 页。首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 尾页
  • 前10页  651 652 653 654 655 656 657 658 659   后1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