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下一轮评估叫什么?
上一轮评估叫“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下一轮评估叫什么?有人建议叫“本科教学质量评估”,有人建议叫“本科人才培养质量评估”,还有人认为应叫“本科教学工作评估”、“本科人才培养工作评估”,等等。这些名称的主要区别有二:一是主题词是“教学”还是“人才培养”;二是对这些主题词怎么加定语。无论是哪一个主题词,前置“本科”定语是共识,无可非议。但要不要后置定语,后置“质量”抑或“工作”?需要探讨。这实际上是评估“名称”与评估“定位”的关系问题。我们认为,应该将“名称”与“定位”相分离。“名称”应该“宏观”,“定位”应该“具体”;“名称”应该有通用性,要相对固定;“定位”应该有针对性,要根据不同时期的重点进行调整。因此,建议在关键词后面不再加定语。那么,究竟是本科教学评估,还是本科人才培养评估?我们认为,应该是“本科教学评估”。原因有二:一是“教学评估”已是一个国际通用名词,采用“教学评估”便于国际交流与认可;二是“教学评估”与上一轮评估有继承,为人们所习惯,采用“教学评估”有利于评估“品牌”建设,形成评估文化。
就“教学评估”的国际通用性和国内习惯性,我们做了文献调查。检索国外含有人文社科类的大型文献数据库的结果表明,“教学评估”的词条很通用,但“人才培养评估”的词条寥寥无几。对国内数据库的联合检索结果(1979~2008年),“教学评估”的认可度极高,而“人才培养评估”的认可度极低,后者还不到前者的千分之五。
二、下一轮评估评什么?
做好下一轮评估的定位,首先要考虑当前高等教育的核心问题是什么。现阶段高等教育的核心问题就是“质量”。教育部高教司张尧学司长在下一轮本科教学评估课题研讨会(2008年10月14日,北京师范大学)上的讲话中指出:“高等教育就是要抓教育质量,而且这应该是各个学校办学的目标,评估要为提高高等教育质量服务”;“评估无论叫本科教学工作评估还是叫人才培养工作评估,其重点就是评质量”。显然,“质量”是目前高等教育的核心问题,评“质量”就抓住了这一核心问题。
做好下一轮评估的定位,还要考虑我国高等教育评估现状。上一轮评估为下一轮评估奠定了坚实基础。上一轮评估至少在以下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一是提高了认识,使教学工作的中心地位得到了进一步强化;二是加大了投入,使办学条件得到了极大改善;三是规范了管理,为建立中国特色的高等教育质量保证体系积累了宝贵经验。上一轮评估本着“以评促建、以评促改、以评促管”,以及评估内容和指标体系的导向作用,将评估的重点引向了“投入”和“硬条件”。下一轮评估应该将重点投向“过程”、“产出”和“软环境”,要更注重发展内涵。经过上一轮评估后,下一轮评估应该定位在“质量”上。
那么,应该评教育质量?教学质量?还是人才培养质量?准确地讲,教育质量是培养质量的上位概念,它不仅包括了培养质量,还包括科研质量和服务质量等;培养质量是教学质量的上位概念,它包括教育和教学两方面的质量;教学质量是指教与学两方面的质量。教育质量太宽泛,教学质量太狭窄,下一轮评估应该评“人才培养质量”。
什么是人才培养质量?至今尚缺乏一个确切的定义,学术界也有不同看法。我们根据ISO9000的质量定义进行引申,将 “培养质量”可理解为:培养目标满足国家、社会群体和培养对象的要求(需求和期望)的程度。
人才培养质量的可测性和可评性,尚是一个有争议的问题。人才培养质量是一个状态特性,它犹如产品质量,反映的是产品本身的性态。它来自于产品加工过程,但与产品加工过程并不是完全对应关系。保证了某一时期的人才培养质量,不一定能保证任何时期的人才培养质量;只有保证了人才培养过程的质量,才能保证人才培养质量的一贯性和持续性。另一方面,许多工业产品的质量是直接可测的,但人才培养质量的可测性较差。代表人才培养质量的许多特性具有潜在性(例如素质)和依时性(例如能力),是无法用外显的和状态指标来测量。因此,评估人才培养质量的科学性和操作性值得商榷。
人才培养质量保证体系具有过程特性。人才培养体系的指向是人才培养目标,作用于人才培养过程。据此,可将“人才培养体系”理解为:为实现培养目标所实施的培养过程中,相互关联或相互作用的要素。也就是说,抓住了这些要素及其联系,保证了这些过程的质量,就能保证人才培养质量。因此,高校应该建立人才培养质量保证体系。人才培养质量保证体系是否完善和有效,决定了人才培养质量是否能达到要求。一个完善和有效的人才培养质量保证体系,不仅能保证人才培养质量,而且能保证人才培养质量的持续性,同时还能保证人才培养质量的不断改进。如果将下一轮评估定位于评估本科人才培养质量保证体系,不仅能间接地评估人才培养质量,而且能评估质量保证和质量改进的能力(即提高质量的能力),同时对建立中国特色的高等教育质量保证体系具有重要意义。
三、下一轮评估为什么?
如果我们将下一轮评估的目的确定为“保证和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就会使评估目的与前述的评估内容完全契合。
按照教育评估理论,教育评估有形成性评估(formative evaluation)和总结性评估(summative evaluation)两种类型。形成性评估注重的是过程,目的指向是“改进”;总结性评估注重的是结果,目的指向“分等”。发展性评估是形成性评估的一种,它是以现代教育的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思想,以“立足现在,回顾过去,着眼未来,促进发展”为基本理念,以满足人民群众对高质量的高等教育需求为出发点,以发展过程、进步幅度、发展潜力和发展水平为核心内容,注重个性和特色,以促进高校及师生自主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为根本目的的一种教学评估。
如果将下一轮评估的目的确定为“保证和提高教学质量”,就意味着下一轮评估选择了“发展性评估”。在下一轮评估方案设计中,一定要保持评估内容、评估方法以及评估结果与评估目的的契合性。也就是说,一定要使评估的目的性和方法论相契合。如果它们的契合性很差甚至不契合,在评估实践中就会出问题。上轮评估的目的是“以评促建、以评促改、以评促管”,但对评估结果设计了四个等级(优秀、良好、合格、不合格)。前者体现了发展性评估的目的,后者体现了总结性评估的结果,二者之间不契合。上轮评估中出现一些大家反映比较强烈的问题,大多与评估方案设计时在评估的目的性与方法论的契合性出现的偏差有关。
概括起来,下一轮评估应叫“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评估”,应该评“人才培养质量保证体系”,目的是“保证和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正确认识这些问题,对下一轮评估方案设计非常重要。
[本文为《教育部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分类评估项目》。作者:大连理工大学副校长 李志义 大连理工大学教务处处长、教授 朱泓 刘志军 张晓鹏]
(摘自《中国大学教学》2009年第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