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公告】 1. 本网即日起只接受电子邮箱投稿,不便之处,请谅解! 2. 所有文章的评论功能暂时关闭,主要是不堪广告骚扰。需要讨论的,可到本网留言专区。 
学界动态
好汉反剽
社科论丛
校园文化
好汉教苑
好汉哲学
学习方法
心灵抚慰
好汉人生
好汉管理
学术服务
好汉网主
说好汉网
English
学术商城
学术交友
访客留言
世界天气
万年日历
学术吧台
各国会议
在线聊天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首页  »  好汉教苑

四川大学:本科毕业论文不是取消而是多样化

作者  |  来源于华西都市报  |  编辑于2009/11/3 13:52:06  |  浏览  次
分享到新浪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分享到腾讯微博+ 分享到人人网+ 分享到开心网+ 分享到百度搜藏+ 分享到淘宝+ 分享到网易微博+ 分享到Facebook脸谱网+ 分享到Twitter推特网+ 用邮件推荐给朋友+ 打印
“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新闻系拟从2010年起在教学计划中删除毕业论文,而以在报上发表新闻作品、评论等有具体篇目及质量要求的毕业设计来代替。”此消息经媒体报道后,立刻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关注,同时也引起了四川大学的重视。10月12日,四川大学校方和四川大学新闻系主任张小元本人均表示,“拟取消本科毕业论文”的说法有所误导,四川大学目前根本没有考虑取消毕业论文,而且毕业论文标准只会越来越严。
学校:不是取消,而是多样化
有媒体日前报道说,“四川大学新闻系拟取消本科毕业论文”,此文通过网络传播引起极大反响。10月12日,四川大学召开了紧急会议,“这两天有报道说,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新闻系拟取消本科生毕业论文,这种说法是错误的。”四川大学宣传部副部长李朝鲜说,学校不会取消本科毕业论文。
李部长说,学校确实希望优化本科毕业生论文的形式,为毕业生本科论文找到多样化、科学化的评价标准,“学校力倡毕业论文形式百花齐放、引导学生更注重平时的积累,倡导的最后结果是:四川大学的本科毕业论文只会标准越来越严,越来越难‘通过’。学术论文始终是学生表现四年自己学术成果的一种方式,作为一所研究型大学,学校根本不会考虑取消。”
张小元:媒体的报道“有所误导”
10月12日,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新闻系主任张小元致电本报说,媒体之前的报道“有所误导”。张小元在接受采访时反复强调,“不是要取消本科毕业论文,而是要使本科毕业论文的形式和内容多样化”。比如学生的媒介田野调查报告、在刊物等媒体上发表的文章和通讯、评论,作为本科毕业论文考核的一种形式,也在尝试纳入本科毕业论文考核体系。“这也意味着,学生在进行毕业论文时,可以选择传统的学术论文,也可以选择一些社会实践性强的作品”。张小元同时表示,这些非传统学术论文的认定方式及其程序还需要谨慎而严密的设计。
张小元说,新闻系进行“多样化”的思考是在学校“本科创新人才培养计划”大框架下的一种设想。进行“多样化”创新,既与学校的人才培养改革思路一致,也与目前新闻这门学科过于“脱离现实有关”。“现在,新闻系的学生理论强于实践,学生实际创新能力比较欠缺。把学生社会实践纳入毕业论文考核,目的是引导学生重视实践,让知识更好服务于社会现实。”
本科生创新计划:四川大学已经搞了好多年
据了解,张小元的“多样化”来自于四川大学多年来对本科生进行了一个“本科创新人才培养计划”。在这个“本科创新人才培养计划”里,该校一直就致力对本科教育各个阶段进行创新尝试,包括课程设置、课程过程、课程考核,以及毕业论文的呈现方式等等。
在2008年的“四川大学构建研究型大学本科创新人才培养体系的方案”里,该校就提出:提高实践教学的学分比重,原则上人文社会科学类专业实践教学不少于总学分的15%,理工农医类专业不少于总学分的25%。增加实验选修课。
加强综合性、设计性实验。有综合性、设计性实验的课程占实验课程的比例大于80%。完善创新教育学分。学生至少获得2个创新教育学分才能毕业;鼓励学生参加各类创新活动,对学生发表论文、获得专利、竞赛获奖、参加创业活动等创新教育项目,均可认定适当的创新教育学分。完善教学管理目标考核机制,学生选拔淘汰机制(招生、考试、评优、推免、预警、淘汰),人才培养质量反馈体系等。
业内人士:莫把大学办成技校
西南交通大学土木工程学院院长李乔:取消本科毕业论文?如何进行具体的操作呢?我对可操作性抱质疑态度。现在一篇本科毕业论文一般1万字,一个班以50人为例,那么就需要在媒体上见诸50万字的文字,如果以一个系来算,哪来那么多的刊物和媒体供其发表呢?如要没有那么多的刊物和媒体来发表,是不是在媒体上发个豆腐块,写个几百字的稿子就算毕业论文呢?这样才有点水吧!现在毕业论文的写作之所以出现一些问题,是因为高校新闻教学体制有缺陷,毕业论文本身并无问题。如果不解决其背后的实质问题,一减了之只会是治标不治本。
电子科技大学徐老师:如今用人单位看重实践经验,在就业形势严峻的情况下,如果取消毕业论文可能导致选择以作品代替论文的人趋之若鹜,愿意静下心来写毕业论文的却寥寥无几。就目前情况来看,媒体实习岗位毕竟有限,大学的实践基地等配套建设也很不成熟,学生们天天四处奔波搞实习写稿子最后的结果可能是作品、学业两头空。同时,新闻学本身包含有新闻史、新闻理论、新闻业务及传播学等分支,有的本身就偏于理论,如果在新规定的鼓励下学生们一窝蜂地去写稿实践,那这些冷板凳还有谁坐呢,学术的后备力量又如何保证呢?!
四川大学一位老师:大学学的是涵养,是方法论,是对客观规律的认识,是对事物发展的总体的把握。如果只是一味迎合用工的需要,取消毕业论文,大学岂不是变成了技校?
(华西都市报2009年10月13日)